期刊文献+

“离形得似”与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翻译不是一种纯语言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译者应根据原语的语言、文化功能,努力让译本达到功能上等值。在汉英互译过程中,真正需要转换的不是语言单位预先规定的意义,或曰静止孤立的词典释义,而是上下文语境中的变通意义。同单纯的"形似"相比,"神似"无疑更可取。因此,只有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产生真正准确、规范、得体的译文。
作者 周李英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95-98,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许渊冲.美化之艺术[M]//许钧.翻译思考录.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339.
  • 2Lefevere,A. Translation,History & Culture[M]. Lon- don : Routledge, 19 9 2 b : 14.
  • 3严复.名学浅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4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M]//乐黛云,勒·比雄.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5罗新璋.“似”与“等”[J].世界文学,1990(2):285-295. 被引量:40
  • 6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4):9-12. 被引量:399
  • 7郑海凌.国际翻译学新探[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91.
  • 8张传彪.译海淘沙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15.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446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