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
被引量:8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7,共11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同被引文献43
-
1杨耕.重读马克思[J].哲学动态,1998(5):24-27. 被引量:11
-
2张一兵.实践:在何种意义上成为马克思科学方法论的基石——经济学视域中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学习与探索,1998(6):64-69. 被引量:25
-
3陈刚.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兼谈哲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J].学海,1997(1):53-58. 被引量:1
-
4丛大川.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J].晋阳学刊,1996(4):45-53. 被引量:5
-
5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续)——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 [J].开放时代,1996(4):7-12. 被引量:6
-
6丁大同.马克思学说中的生活范畴[J].求是学刊,1992,19(6):7-12. 被引量:2
-
7黄森.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J].天津社会科学,1988(4):25-27. 被引量:7
-
8李为善.分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5):39-49. 被引量:1
-
9田心铭.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1):22-30. 被引量:4
-
10高清海.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J].哲学动态,1989(1):1-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8
-
1黄建炜.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基本精神问题研究评介[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22(4):37-41.
-
2韩静雅.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70-72. 被引量:1
-
3张守民,张炳奎,魏波.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讨论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1):43-50. 被引量:2
-
4刘细清.从物质定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谈物质概念争论的化解[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9):187-188.
-
5董学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辨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9-15. 被引量:9
-
6董学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辨析——兼答复一种反批评的意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2):53-65. 被引量:13
-
7徐习军,涂茵.“三个世界”视野:高校学报传播能力提升策略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72-75. 被引量:1
-
8陈璐.萨特思想嬗变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践逻辑”[J].哲学进展,2022,11(4):602-606.
二级引证文献21
-
1董学文,温玉林.如何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误区评析[J].学习与探索,2015(9):122-128. 被引量:1
-
2冯靖.浅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体现[J].世纪桥,2009(5):85-86. 被引量:2
-
3朱立元,张瑜.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不应轻易否定——对董学文等先生批评的再答复[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3):25-33. 被引量:13
-
4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9-17. 被引量:2
-
5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1(2):20-28. 被引量:1
-
6曾军.文学理论的学术突围与创新努力——2010年度文艺学学术热点扫描[J].社会科学,2011(1):185-192.
-
7朱立元,栗永清.对近期有关实践存在论批评的反批评——对董学文等先生的批评的初步总结[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56-78. 被引量:7
-
8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61-70. 被引量:3
-
9陈士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对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启示[J].高校理论战线,2012(2):51-55. 被引量:3
-
10王磊,杨娟.马克思主义基础文艺理论研究状况述略(2010—2012)[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3):93-100.
-
1李显棠.“物质”概念在哲学中的理解命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22-23.
-
2方立天.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J].哲学研究,1985(7):64-70. 被引量:3
-
3《中国佛教散论》[J].佛学研究,2003(0):397-397.
-
4王秀莲,孙厚才.论认识过程中的方法转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56-58.
-
5陈炎.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文学科如何可能[J].文史哲,1995(6):13-16. 被引量:2
-
6张青松.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道路探索──兼谈现行哲学范畴体系的分化、整合与重构[J].理论探讨,1994(1):102-106.
-
7张妮妮.形而上学的目的[J].国外社会科学,1994(11):29-34.
-
8李应.勒维纳斯政治伦理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0(7):56-58.
-
9丛杭青.亚里斯多德和康德范畴表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1):55-59. 被引量:1
-
10杜运辉.张岱年先生的哲学体系之理论特征[J].船山学刊,2008(2):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