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人类科学技术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它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和产业、培养人才和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潘泽生
甄树宁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第9期28-29,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创新体系
作用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
1
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的对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08(7):27-2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于辉,刘现武.
加强国家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刍议[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2):2-4.
被引量:1
2
林伟岸,陈云敏,杜尧舜,朱斌,楼笑笑.
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4):250-25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42
1
饶远,刘海波,张亚峰.
制度理论视角下的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管理[J]
.科学学研究,2022,40(6):1075-1084.
被引量:12
2
刘刚.
治理视野下我国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J]
.法制与社会,2006(22):198-199.
被引量:2
3
阮成发.
武汉:奋力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J]
.政策,2012(5):4-9.
被引量:4
4
冒荣,祁鸣.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大学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4):6-9.
被引量:4
5
王健刚.
大科学体系中的研究所[J]
.科学管理研究,1981(4):11-16.
被引量:3
6
黄振羽,丁云龙.
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关系的演化研究——从一体化到混合的治理结构变迁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15,33(6):815-823.
被引量:19
7
周川.
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
.教育研究,2005,26(6):26-30.
被引量:120
8
陈家琪.
从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点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86-88.
被引量:5
9
段治文,钟学敏.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式“大科学”体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3):108-108.
被引量:4
10
张恒力,高元强.
我国大科学工程改造升级的管理与运行——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07(2):39-4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4
1
于辉,刘现武.
加强国家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刍议[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2):2-4.
被引量:1
2
吴淼,张晓云,郝韵,贺晶晶,王丽贤.
俄罗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研究[J]
.西伯利亚研究,2015,42(2):32-39.
被引量:2
3
褚怡春,杨永华,高翔.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作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17(5):18-20.
被引量:9
4
葛焱,周国栋,邹晖.
高校牵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初探[J]
.中国高校科技,2018(9):14-15.
被引量:6
5
林伟岸,陈云敏,杜尧舜,朱斌,楼笑笑.
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4):250-252.
被引量:12
6
陈馨旖,黄振羽.
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参与主体演化[J]
.中国科技论坛,2019,0(12):156-163.
被引量:5
7
李蓓黎,万小龙.
武汉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0(1):183-185.
8
王贻芳,白云翔.
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J]
.管理世界,2020,36(5):172-188.
被引量:117
9
王贻芳,白云翔.
如何依托大科学设施实现科技引领[J]
.科学与社会,2021,11(1):12-23.
被引量:8
10
李勇,李发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山东路径探析[J]
.科学与管理,2021,41(2):88-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1
1
黄振羽,张凤梅.
欧洲大科学商业论坛的制度经验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28-32.
2
蔡承智,蒋杏子,李啸浪,梁颖.
高校师生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以高校A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1):77-78.
被引量:1
3
梁永福,盘思桃,林雄,韦文求.
大科学装置集群的协同创新与产业带动效应——以广东大科学中心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3):5-10.
被引量:23
4
田甲乐.
科学知识的公共性与科学知识生产的民主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7):35-40.
被引量:12
5
王辉,严密.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5-15.
被引量:1
6
褚怡春.
深入推进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J]
.中国高校科技,2019(5):14-16.
被引量:2
7
李博文,郭舒扬,张显明.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0):99-100.
被引量:1
8
葛焱,周国栋,倪丹梅.
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探讨与思考[J]
.科学管理研究,2020,38(1):52-56.
被引量:13
9
李冬凉,赖昱臣,张薇薇,王戬,李春红,王甦平,施琼芸,张行,陶晔璇.
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初探[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6):701-706.
被引量:5
10
王婷,蔺洁,陈凯华.
面向2035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基础研究生态体系[J]
.中国科技论坛,2020(8):7-9.
被引量:9
1
张晓松,顾瑞珍.
科技创新将惠及百姓生活——代表委员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五大科技专项[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6(4):4-4.
2
林.
“十一五”我国将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
.化学分析计量,2007,16(5):31-31.
3
“十一五”将建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7(3):6-7.
4
“十一五”将建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9-19.
5
“十一五”将建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
.合肥科技,2007(2):2-2.
6
张四妞.
论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J]
.管理观察,2012(9):65-66.
7
科技[J]
.社会主义论坛,2007(4):18-18.
8
我国将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J]
.企业技术进步,2007(3):42-42.
9
温家宝.
要加快科技改革和发展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摘要)[J]
.中国新包装,2005(3):1-1.
10
黄建中,王志勇,潘荣翠.
提高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8):25-28.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