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刍议绿色植保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生产绿色、有机的安全食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阐释了绿色植保的定义、要求并提出了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
刘亚
机构地区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果业服务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39-140,共2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绿色植保
农业措施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植物检疫
农药防治
分类号
S4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季万红,杨进.
浅谈绿色植保[J]
.上海农业科技,2012(1):20-21.
被引量:7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钟天润等主编.绿色农药 绿色植保[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春林,陈忠南,陈玉托.
从广东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40-42.
被引量:8
2
陈恩祥,甘国福.
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
.甘肃科技,2007,23(11):19-20.
被引量:10
3
肖晓华.
浅议公共植保与绿色植保[J]
.南方农业,2008,2(1):75-77.
被引量:10
4
徐金汉,林宇玫,郑正,黄鹏.
构建绿色植保,促进生态文明[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22-25.
被引量:9
5
尹柏德,苑凤瑞,于晓娜,杜新杰,李建军.
承德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5(7):24-25.
被引量:2
6
夏敬源.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2010(1):5-9.
被引量:113
7
华小梅,江希流.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J]
.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40-43.
被引量:129
共引文献
6
1
陈丽娜,庄华才,刘文清,陈庆辉,高芳云,彭路祺.
3种频振灯诱杀菜园害虫效果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67-69.
被引量:2
2
黄保宏,林桂坤,王学辉,张先锋.
防虫网对设施蔬菜害虫控害作用研究[J]
.植物保护,2013,39(6):164-169.
被引量:39
3
韦建军,黄清萍.
做好植保工作确定餐桌上安全的研究[J]
.商情,2014(36):261-261.
4
邹阳,布云虹,段宏伟,吴子云,朱世峰.
绿色植保技术在楚雄烟区的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15,35(4):52-55.
被引量:5
5
王传文.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
.农技服务,2015,32(8):115-115.
被引量:1
6
张晓东.
绿色植保与果树蔬菜的安全生产[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11):169-17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王向阳,黄咏沧,刘升,姜磊.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指标分析及在测报上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35-36.
被引量:15
2
韩长安,邹光中,王志平.
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预测模式[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67-70.
被引量:21
3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4
《植保员手册》编绘组编.植保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翟辩清.几种药剂防治小麦病害药效试验[C]∥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1.
6
马鸿翔,陆维忠.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1):197-203.
被引量:75
7
吕超,姚琴,周荣华,许如根,贾继增.
小麦抗赤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
.上海农业学报,2012,28(4):75-79.
被引量:5
8
徐柳,张有为,郁东航.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3(2):103-103.
被引量:9
9
李存斌,陈宝昌,王立军,刘晓娟.
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9):98-100.
被引量:17
10
李建国,李博,张维强.
现代物理技术防治农林病虫害——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J]
.农业工程,2012,2(10):4-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汪祖国,顾品强,何吉,卫勤,王伟民,蒋耀培,成玮,吴培清.
2012年上海市小麦赤霉病局部重发原因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4,30(1):68-71.
被引量:14
2
刘滨疆.
物理植保技术的发展趋势[J]
.农业工程,2015,5(S1):11-1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杨红福,姚克兵,缪康,束兆林,张开朗,吉沐祥.
江苏省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及其复配剂药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8):264-269.
被引量:35
2
芦芳,顾士光,何毅方,顾玉泉,朱育蓉.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药效筛选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15(2):130-131.
3
姚永根,芦芳,朱建文,王新华,周伟民.
不同施药方法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15(3):124-125.
被引量:3
4
成晓松,仇广灿,胡健,吴韦薇,陈永明,赵阳,黄婷婷.
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农学学报,2016,6(1):28-32.
被引量:35
5
陈飞飞,周政雄,周为华,刘滨疆.
烤烟带电育苗病虫害与生长调查[J]
.农业工程,2016,6(1):88-91.
被引量:1
6
朱英琳.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2016,6(3):125-126.
被引量:1
7
谢松华,陆邢峰,杨凌峰,周浩,易红娟.
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初探[J]
.现代农药,2016,15(6):52-53.
被引量:3
8
张相锋,孙清花,吕永明,魏建军,焦子伟.
物理植保液对伊犁州温室有机草莓瓜蚜田间防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2):82-84.
被引量:4
9
张穗,陈伟,王冰华,赵会.
禾谷镰孢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的建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8,36(1):64-67.
被引量:3
10
姜正洪,罗登忠,蒋亚东.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试验[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14):23-23.
1
付春琳.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6,36(20):83-83.
2
姬红英,钱飞跃.
淮阴区出口豆类蔬菜肥料运筹研究与推广应用[J]
.农家之友,2008(18):9-10.
3
黄德兴.
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的效益与推广应用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49-250.
被引量:2
4
李育林.
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措施[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3).
被引量:2
5
李长安.
农业防治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106-107.
被引量:1
6
孟志伟,杨跃华,朱奎峰.
农作物秸秆“田头窖”还田技术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05-206.
7
吴惠龙,邓小瑜.
都市农业的按钮[J]
.现代农业装备,2003(3):38-40.
8
王锋.
浅析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应用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9):37-37.
被引量:1
9
李昊昊.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J]
.农技服务,2016,33(6):71-71.
被引量:9
10
张兴模.
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J]
.现代园艺,2016,39(6):35-35.
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