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淮论坛》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参考文献18
-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
2沈从文.《一封信》.1937年2月21日,《大公报·文艺》.
-
3鲁迅.《文艺与革命》[A]..《鲁迅全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4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大公报·文艺》,1936年10月25日.
-
5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
6沈从文.短篇小说[J].国文月刊,1942,(18).
-
7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1984年版,第154页.
-
8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
9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
10《李健吾创作评论选》.
共引文献43
-
1马学永.焦虑中的乡下人——论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被引量:1
-
2周仁政.论后期京派文学[J].文学评论,2001(5):50-58. 被引量:6
-
3黄发有.短篇小说为何衰落?[J].南方文坛,2005(3):4-9. 被引量:4
-
4张志平.走在梦中的道路上——论沈从文和他的中国梦[J].学术探索,2005(1):118-123. 被引量:1
-
5罗关德.风筝与土地:20世纪中国文化乡土小说家的视角和心态[J].文学评论,2005(4):147-152. 被引量:17
-
6程丽蓉.“精英”情结与专业化追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精英”意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6(1):190-193.
-
7刘川鄂.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J].文学评论,2006(1):41-46. 被引量:2
-
8邓年,张爱武.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29-131.
-
9朱晓进.“集团化”倾向与30年代文学的“公式主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6(6):144-148. 被引量:1
-
10王琳.质疑“感伤主义”话语[J].贵州社会科学,2007(1):23-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8
-
1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1(2):84-85. 被引量:3
-
2李同德.沈从文文学批评风格及其成因浅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5):37-44. 被引量:2
-
3钟名诚.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J].云梦学刊,2001,22(3):62-65. 被引量:4
-
4姜峰.审美·民族·现代——沈从文创作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37-41. 被引量:1
-
5郭国昌.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J].甘肃社会科学,1997(1):55-58. 被引量:1
-
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9.
-
7沈从文.论施蛰存与罗黑芷[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
8[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
-
9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选集.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31.
-
10沈从文.论焦菊隐的《夜哭》[A],沈从文全集.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20.第5卷.
-
1王芬.《文心雕龙》“拟容取心”说与“兴”的意象论意义再讨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57-58.
-
2张兰阁.呼唤现代诗学批评[J].剧本,2002(2):44-47.
-
3孙植.苏诗思想艺术灵蕴的发轫之作——南行诗[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13-16.
-
4孙植.南行诗,苏轼诗歌思想艺术灵蕴的发轫[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20-22. 被引量:1
-
5张晶.文艺学的处境与进境[J].社会科学辑刊,2008(4):162-164.
-
6蒋心焕.茅盾文学思想结构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4):77-80. 被引量:3
-
7多重辩证关系中考量1990年代散文[J].新华文摘,2009(15):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