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简单地说隐性采访就是暗访偷拍。与显性采伐相比,隐性采访部暴露记者身份,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了解更多的内幕。通过隐性采访,往往能够得到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所以,近几年,深受群众欢迎,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采访中。
作者
刘丽敏
机构地区
吉林省永吉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出处
《新闻窗》
2012年第4期61-61,共1页
News Window
关键词
隐性采访
利与弊
舆论监督作用
事实真相
可信度
说服力
偷拍
暗访
分类号
G21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1
周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
2
董广安,张淑华.
“狗仔队”与《焦点访谈》的偷拍——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J]
.新闻爱好者,2003(5):23-24.
被引量:8
3
张新宝.
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
.法学研究,1996,18(6):32-45.
被引量:42
4
陈力丹.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5):39-44.
被引量:48
5
魏永征.记者.不是警察.检察日报.2000.10.
6
朱秀清.
隐性采访浅论[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121-122.
被引量:4
7
程卓兰.国内经典案例解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
刘永春.
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J]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1):105-108.
被引量:10
9
宋宏伟.
浅论隐性采访记者介入的限度[J]
.新闻前哨,2003(4):43-4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新宝.
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
.法学研究,1996,18(6):32-45.
被引量:42
2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0
3
孟勤国.
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J]
.法学研究,1996,18(2):151-160.
被引量:36
4
梁慧星.
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衡量[J]
.法学研究,1995,17(2):81-89.
被引量:81
5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雪利贝尔吉.《媒介与冲击》[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大百科出版社,1990
8
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M].
共引文献
102
1
孙嘉奇.
论隐私权中的公法属性——以淮阴公开事件为素材[J]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1):152-181.
2
丁正敏.
从新闻分类角度谈新闻自由的保护与合理限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22-25.
被引量:1
3
陈亦骏.
后新时期国内新闻舆论监督研究述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48-53.
4
邵静娟.
论言论自由及其相关的权利冲突[J]
.法制与社会,2006(22):190-191.
被引量:2
5
冯象.
法律与文学(《木腿正义:法律与文学论集》代序)[J]
.北大法律评论,1999(2):687-711.
被引量:13
6
朱国光.
肖像权及其法律保护制度探析[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7,24(4):65-68.
被引量:2
7
盛夏.
论新闻媒体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戏剧之家,2013(7):370-370.
被引量:2
8
乔云霞,胡连利.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的现状调查分析[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1):86-90.
被引量:1
9
李元华.
隐私权基本问题探析[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4):63-65.
被引量:2
10
杜胜祥.
隐性采访之确立及使用条件[J]
.咸宁师专学报,2001,21(2):23-24.
同被引文献
8
1
海晓苹.
隐性采访应有度[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94-196.
被引量:1
2
万春.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中国记者,2001(10)
3
熊高.采访行为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0)
4
陈静.
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J]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65-165.
被引量:7
5
张培铁.
隐性采访权与隐私权冲突的思考[J]
.新闻前哨,2009(11):47-48.
被引量:3
6
李燕飞.
再议隐性采访[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6):87-88.
被引量:3
7
蔡放.
浅谈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
.新闻传播,2012(6):170-170.
被引量:10
8
段丽琴.
浅析隐性采访的真实性及合理使用[J]
.改革与开放,2011(2X):189-1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衣茜.
如何做到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适度性[J]
.新闻传播,2013(10):81-81.
被引量:1
2
刘一锋.
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J]
.新闻传播,2014,0(6):114-114.
3
李宝童.
论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J]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X):181-182.
被引量:10
4
王越.
论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J]
.新闻传播,2016(4):83-84.
被引量:5
5
肖莹.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J]
.科技传播,2013,5(21):19-1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刘宽怀.
新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问题与对策[J]
.传播与版权,2014(6):39-40.
被引量:2
2
李国新.
隐性采访“度”的把握[J]
.西部广播电视,2013,34(11X):56-56.
3
薛峰.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使命、角色与能力[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3):55-55.
被引量:11
4
段巍,段青.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
.今传媒,2014,22(8):175-176.
被引量:5
5
王颖,杜思宜.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
.新闻传播,2014(12):115-115.
6
夏冬.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2):152-152.
被引量:1
7
郝莉华.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
.赤子,2015(12):41-41.
被引量:1
8
孙宗阳,杜依.
论新闻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3):360-360.
9
赵雪.
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掌握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9):225-225.
被引量:1
10
曾小东.
探析如何有效提高新闻采访的成效[J]
.传播力研究,2017,0(9):132-132.
被引量:1
1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暗访偷拍[J]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05(1):196-206.
被引量:2
2
王贺新,展江.
暗访偷拍关键看是否涉及公共利益——新闻图像伦理问题访谈之二[J]
.青年记者,2011(1):55-57.
被引量:1
3
王松苗.
隐性采访,许可还是反对?[J]
.青年记者,2010(7):5-5.
4
梁俊杰,武颖.
“暗访偷拍”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J]
.视听纵横,2004(6):26-27.
5
昌沧.
“读者第一”——访日见闻一则[J]
.中国出版,1985(8).
6
郭镇之.
暗访偷拍辨[J]
.南方电视学刊,2005(5):63-67.
7
王晓娣.
关于隐性采访的理性思考[J]
.记者摇篮,2009(1):62-62.
8
胡忠青,李相成.
暗访:关键在“度”[J]
.采写编,2007(6):35-36.
9
郭昊.
试析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与新闻采访冲突[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0):244-244.
被引量:3
10
展江.
暗访偷拍:在争议中绵绵不绝——媒体道德与伦理经典案例评析(二十五)[J]
.青年记者,2016(16):74-76.
被引量:1
新闻窗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