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的各种非物质文化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然而在社会飞速变革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衰落,潜伏着灭绝的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作者
关雪菲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2年第6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古代文明
文化构成
中国国情
中国人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1
宋方昊,刘燕.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
.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被引量:88
2
胡玉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J]
.美与时代(城市),2016,0(3):90-91.
被引量:2
3
张雪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艺术科技,2016,29(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魏榕瑛.
浅析古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策[J]
.艺术科技,2019,32(18):75-76.
被引量:1
2
陈雪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研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11):252-25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俤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措施——以古田县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24(14):31-33.
1
刘劲松.
外来文明及文明交融对中国的意义[J]
.东方,2000(7):49-51.
2
侯娜娜,马坤茹,庞雅静.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J]
.河北企业,2014,0(12):67-67.
3
任向东.
刍议“国学”的“拿来主义”[J]
.现代教育,2014(9):64-65.
4
钱彤,董素玉,李柯勇.
在中西文明交融中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J]
.党的生活(青海),2008(12):13-13.
5
潘琪昌,李少平,张永义,张劲林.
中法文明交融的盛举[J]
.时事报告,2004(11):24-31.
6
饶宝美.
关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思考——全球化视角下的东西方文明的交融[J]
.琼台学刊,2009(4):67-71.
7
周露.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有虚岁?[J]
.百科知识,2016,0(5):37-37.
8
北京奥运,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盛会[J]
.中国经济周刊,2008(29):5-5.
9
李玉珍.
古代中国人在秘鲁的足迹(上)[J]
.中外文化交流,1996,0(5):61-64.
10
广中智之.
古代中国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3):118-123.
被引量:9
美与时代(城市)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