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 被引量: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隐喻(Metaphors)是新闻构建现实和生产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入手,审视国际媒体如何塑造了"黄岩岛事件"中的相关方中国、美国、菲律宾以及"黄岩岛事件"本身。在展现媒介如何形成有关这一政治事件话语的过程中,凸显的是隐含在各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作者 张军芳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7-19,72,共4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媒体中国声音--中国传媒国际影响力研究及对策分析”(07CXW008) 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子课题“软实力与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商业世界》.
  • 2《纽约时报》,1887年2月18日.
  • 3.[N].《华盛顿邮报》,1989年1月1日.
  • 4.《美国在中东的理想主义之风趋弱》[N].《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4年12月15日.
  • 5《澳大利亚人报》,1999年7月27日.
  • 6.[N].《悉尼先驱晨报》,1904年8月22日、8月27日、8月29日.
  • 7《韩国时报》(英文版).
  • 8《读卖新闻》(英文版).
  • 9金永明.解决南沙岛礁领土争议的法律障碍[oL].http://www.afay.com/html/51/2012/5/14/791240.shtml,2012—05—14.
  • 10Gamson, W. A. & Modigliani A.(1989).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1-37, P3;.

共引文献61

同被引文献140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