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程序设计”课程“知能并行”教学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强调"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知能并行"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屈会芳
机构地区
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计算机教育》
2012年第16期52-55,共4页
Computer Education
基金
济宁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基于程序设计类知能课程培养知能并行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2010JX15)
2010年济宁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2010ZXKT06)
关键词
程序设计
知能并行
教学模式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何钦铭.
“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施方案与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5):12-20.
被引量:5
2
岳爱臣.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2008(5):101-103.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4
钟柏昌,李艺.
论知能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思路[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3):30-35.
被引量:21
5
杨天一.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关系新探[J]
.中国高教研究,2002(6):54-5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钟柏昌,李艺,魏婷.
工作主线: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0):26-29.
被引量:24
2
李艺,钟柏昌.
论工作主线在信息技术课程及其他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教育价值与实践思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27-30.
被引量:8
3
姜大源.
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7):14-17.
被引量:293
4
[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
吴国盛.追思自然[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28.
6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7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李艺,钟柏昌.
知能课程开发:类型、方法与案例——以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95-98.
被引量:10
9
胡小勇,祝智庭.
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分类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3,24(8):9-1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88
1
江丕权,李越.
关于大学生的思维训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4):116-120.
被引量:14
2
宋胜尊,吴炳林.
罪犯危险性评估[J]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5):50-54.
被引量:1
3
蔡铁军,谭千保,王贤文.
多媒体广播教学的教育心理缺失及其对策[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87-90.
4
游继明.
谈谈人际知觉的误区[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6):102-103.
被引量:1
5
霍建勋,杨翠英.
医学院校新生与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差异[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8):68-69.
被引量:2
6
刘新学.
数学与心理学的发展[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31-34.
被引量:1
7
陈佑清,向葵花.
“成功智力”观照下智力培养的误区与对策[J]
.江西教育科研,2005(3):8-9.
被引量:1
8
关伟.
企业文化管理背后的心理依据[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6):137-141.
被引量:4
9
周源源,白学军.
论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78-80.
被引量:25
10
李仲坤.
学校体育与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性培养[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0-152.
被引量:8
<
1
2
3
4
5
…
29
>
1
杨花翠.
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听张宪魁教授《知法并行教学模式》有感[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38):119-119.
2
卢玲,陈媛.
一种基于分层案例的并行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4(15):89-91.
3
刘东生.
运用“知法并行”模式分析中学物理教材[J]
.学周刊(上旬),2015(8):146-147.
4
罗红旗,汤晓华,沈晓红,聂学俊,李长林.
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72-73.
被引量:8
5
迎春,王利华.
机械设计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教学模式的探索[J]
.时代教育,2015,0(21):4-4.
被引量:3
6
李新.
“程序设计方法学”双层次并行教学模式探讨[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2):63-67.
被引量:1
7
张运香,白建明,李兴霞.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10):246-247.
被引量:3
8
石世宏,张志红,傅戈雁,李岚.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1-3.
被引量:5
9
单以才,舒平生,张裕荣.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12):142-144.
被引量:8
10
曾小慧,王玉丹,叶敦范,饶建华.
基于知识综合的教学体系重构——一种注重能力培养的柔性并行教学模式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7):36-37.
计算机教育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