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儿童烧伤的合理用药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儿一旦被烧伤,不仅造成小儿肉体上的极大痛苦,有的可能遗留瘢痕,影响外观及功能,有的以后需要手术整形,严重的还可危及生命或造成终身残疾,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对儿童烧伤的用药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李战炜
机构地区
河南安阳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烧伤
合理用药
用药方法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邓小军,张阳根.
烧伤患者血清炎症物质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101-104.
被引量:11
2
张焕长,丁俊理,魏建彬,叶明旺,黄海军.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4):115-115.
被引量:6
3
康群军,余群洪,胡安根,茅秋萍,黄卫虎,王仁斌.
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123-12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陈晓东,王顺宾,江琼,吴伯瑜.
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sFas/sFasL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7):470-473.
被引量:9
2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永杰.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产生中的作用[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3):185-188.
被引量:16
3
端龙胜,吕大伦,崔凡,李敏.
烧伤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5,24(3):197-199.
被引量:3
4
吕海建,孟宏,方向京,徐俊赐,凌云志.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54-55.
被引量:6
5
魏敏,张燕,刘杰,王德文,刘新,宋庆雄.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肾脏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6的表达[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6,18(1):22-25.
被引量:3
6
范友芬,许小敏.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J]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1):25-25.
被引量:6
7
付红敏,王剑锋,李平,汤春辉.
非感染性疾病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C反应蛋白、VW因子的变化[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43-743.
被引量:5
8
单英,郑成中,秦炯,牛杰,左扬萍,郝佳.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51-752.
被引量:23
9
满宜刚,李自普,舒志荣.
病毒性脑炎患儿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干预措施[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87-789.
被引量:5
10
苏赞彩,王优,唐兰芬.
环孢素对哮喘大鼠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78-107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9
1
王智康,董政,刘樾,潘维诚,史强,成.
兰索拉唑预防重度烧伤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5):67-67.
被引量:3
2
阳明玉,秦静庭,杨方源,王昕,张明.
川崎病患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9):1512-1513.
被引量:9
3
方杰,袁琴芳,潘海燕.
烧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急诊处置与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6):16-17.
被引量:1
4
姚海娟,陈月英,鲁蓉,彭南海.
有效保温对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11):86-86.
5
梁忠喜.
儿童烧伤的合理用药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17-118.
被引量:1
6
刘洪琪,沙德潜.
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创面[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8):610-612.
被引量:7
7
吴素英.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小儿烧伤创面的愈合[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3):6215-6222.
被引量:7
8
孙芬芬,赵振龙,唐靖,古妙宁,肖金仿.
乌司他丁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2):919-921.
被引量:3
9
解温品,徐丽,秦士新,董肇杨.
烧伤病理生理及其自由基和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436-438.
被引量:6
10
邹晓防,宋卫平,李斌,何兰,蔡景宁,曹卫红.
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723-72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
1
郑霁,刘旭盛,黄跃生,柳春雨.
FE复合酶防治烧伤后期肉芽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1):26-28.
被引量:12
2
牟晓欣,张勇.
FE复合酶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1059-1060.
被引量:15
3
王连英,武凤莲,吕芳.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J]
.河北医药,2012,34(12):1785-1786.
被引量:12
4
王连英,武凤莲,李洋.
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106-2107.
被引量:7
5
李罗珠,于益鹏,陈玉林,陈传俊.
复合溶菌酶在烧伤创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烧伤杂志,2002,18(4):225-22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2
1
叶仁通.
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9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4):58-58.
被引量:2
2
张明君,杨旅军,谢思田,唐世杰.
儿童烧伤治疗中复合溶菌酶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11-4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唐政.
烧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进展[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2):136-138.
2
董士华,曲狄.
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878-879.
被引量:3
3
符莉芳,宋志芳.
吲哚美辛对染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表达的影响[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6):546-549.
4
张焱.
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6):24-25.
1
丁力,赵素艳.
儿童烧伤感染菌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389-389.
2
林振礼.
基层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研究的体会[J]
.广东药学,1999,9(1):51-52.
被引量:2
3
李春艳.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38-39.
4
张大威,胡玲玲,孔令娟,尹左荣.
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效果探讨[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1):58-59.
被引量:1
5
刘群义.
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J]
.黑龙江医学,2002,26(7):567-567.
被引量:1
6
尚利娜,王存良,洪明岳,顾袁琴.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合理用药研究[J]
.安徽医学,2012,33(11):1542-1544.
被引量:9
7
郑自通,庹勤慧,姚旭,阳巍,郑兴,廖端芳.
烟酸联合姜黄素对高脂大鼠血脂及肝脏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事,2014,28(12):1348-1351.
8
赵英伟.
多种西药合用所致不良反应及西药合理应用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1):53-53.
9
陈华桂,周秀萍.
儿童烧伤患者感染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3):299-300.
被引量:5
10
王仁红,张琴,赵蓉.
226例儿童烧伤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2):3391-3393.
被引量:4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