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角膜原位磨镶术与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高眼压的观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与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加Epi-LASIK)后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LASIK组826例1 646只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4周,LASEK加Epi-LASIK组903例1 793只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8周,观察两组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行LASIK术后1周发生高眼压1例2眼,术后1个月发生高眼压19例38眼,总发生率2.43%,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3例加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LASEK+Epi-LASIK术后1周发生高眼压1例2眼,术后2周发生高眼压7例14眼,术后1个月发生高眼压67例133眼,术后2个月发生高眼压4例8眼,共79例157眼,总发生率8.76%。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23例加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2例降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结论: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高眼压,LASEK及Epi-LASIK较LASIK发生率高,因此术后需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激素性高眼压,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出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0-431,433,共3页 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67

共引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