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意识与话语实践——以《新疆日报》民族报道为例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报民族话语中所蕴含的宏观社会结构因素通过文本行塑与民族意识相关的社会认知,同时这种社会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报纸的相关话语实践所激发,并且被运用于日常的话语表述和思维中。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以《新疆日报》民族报道为例,考察作为个人和群体认知形式的民族意识与相关话语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
毛颖辉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8,共6页
Journalism Research
关键词
民族意识
话语实践
社会认知
民族报道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1
龚永辉.
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2):44-50.
被引量:6
2
廖杨,覃卫国.
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14-22.
被引量:10
3
王万盈.
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4):37-42.
被引量:8
4
[英]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著.《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肖文明、吴新利、张擘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译序第6-9页.
5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新疆日报》,1982年6月5日一版社论.
6
《胡耀邦同志在自治区党政军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各族干部加强团结乘胜前进把工作搞得更好》,《新疆日报》,1983年5月21日一版.
7
《从身边小事做起》,《新疆日报》1987年9月26日四版专栏“民族团结小议”.
8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新疆日报》1987年10月13日四版专栏“民族团结小议”.
9
廖杨,覃卫国.
民族关系问题简论[J]
.广西民族研究,2007(1):1-5.
被引量:11
10
《学先进赶先进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祝自治区第二次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胜利闭幕》,《新疆日报》1987年11月25日二版.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孟宪范.
从斯大林民族概念的使用情况看我国民族学理论的发展[J]
.民族研究,1988(2):1-8.
被引量:5
2
林耀华.
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J]
.云南社会科学,1984(2):1-5.
被引量:35
3
郝时远.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
.民族研究,2004(6):60-69.
被引量:120
4
杨成胜.
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J]
.湖湘论坛,2003,16(1):86-87.
被引量:1
5
廖杨.
世界体系中的“华南经济圈”及其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华南经济圈研究之一[J]
.广西民族研究,2005(1):156-163.
被引量:5
6
廖杨,蒙丽.
“两廊一圈”建设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以广西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68-73.
被引量:9
7
廖杨.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9-12.
被引量:4
8
廖杨,覃卫国.
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14-22.
被引量:10
9
廖杨,覃卫国.
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6-10.
被引量:10
10
马戎 周星 王铭铭.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A].周星,王铭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C].南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52
1
陈纪.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4):47-51.
被引量:2
2
龚永辉.
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7.
被引量:5
3
胡疆锋.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接着说”——读《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J]
.中国图书评论,2006,29(10):96-100.
4
孙丹虹.
“三言”中士人身份的确立[J]
.明清小说研究,2006(3):127-132.
被引量:1
5
廖杨,覃卫国.
民族关系问题简论[J]
.广西民族研究,2007(1):1-5.
被引量:11
6
何晶.
我国媒介文本对“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过程分析——一种“互文性”分析的视角[J]
.国际新闻界,2008,30(2):25-29.
被引量:1
7
李晓洁.
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J]
.新闻大学,2008(1):112-118.
被引量:1
8
钟建华,汤漳平.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3):8-11.
被引量:11
9
郝亚明.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14-18.
被引量:11
10
甘宇慧.
媒体使用外语词的动因及对社会文化的建构[J]
.浙江社会科学,2008(10):119-1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5
1
陆维天.
茅盾与抗战时期的新疆新文化运动──纪念茅盾诞辰一百周年[J]
.西域研究,1996(3):1-9.
被引量:4
2
曹顺庆.
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3):5-10.
被引量:39
3
单晓红.
报纸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1):45-49.
被引量:14
4
李晓峰.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59-65.
被引量:21
5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8-9.
6
李岩.《意识形态下的大众传播话语秩序--主导性话语与职业性话语共存现象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年10月,第19页.
7
http ://news. 163. corn/41108/6/14MA4QN30001124T, html.
8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72-73页.
9
[英]斯图亚特·霍尔著.《编码,解码》,王广州泽.绒于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58页.
10
http://data, book. hexun, com/chapter- 1855 -8 -14. shtml.
引证文献
5
1
邱爽.
民族团结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内蒙古日报》70周年庆典宣传为例[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7):88-89.
2
白贵,甄巍然.
话语偏向与“文化间性”:民族宗教报道的问题与路径——基于人民网与新华网的抽样文本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8):26-30.
被引量:2
3
毛颖辉,贺碧霄.
断裂与延续:“9.25”起义前后《新疆日报》(汉文版)的民族话语转换[J]
.新闻大学,2015(2):24-31.
被引量:1
4
乌楠,张敬源.
媒介话语中少数民族区域的身份建构与反思[J]
.外语学刊,2018,0(3):27-32.
被引量:4
5
曾鹏程,孟楠.
抗战时期中共在新疆构建民族话语的研究述评[J]
.西部学刊,2021(7):5-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郭超楠.
社会责任论视域下《查理周刊》事件的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8):209-209.
2
姜飞.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83-95.
被引量:21
3
李秀伟.
对外传播媒介建构河南形象的话语资源--以China Daily英文网站2018年的报道为例[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22(3):79-89.
4
李秀伟.
品牌、修辞、媒介、话语:地区形象研究的四种进路[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40-47.
被引量:1
5
曾鹏程,孟楠.
抗战时期中共在新疆构建民族话语的研究述评[J]
.西部学刊,2021(7):5-10.
6
刘桂玲,张存.
从他塑到自塑:社会建构论视角下新时代中国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6):75-80.
被引量:1
7
赵欣怡,李雨婕,李沛芸,施欣宇,阿尔曼·几格儿.
广东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研究——基于本地报纸媒体的内容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4):66-68.
1
吴国清.
唱响主旋律 把握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着力点[J]
.中国记者,2009(9):20-23.
2
吴国清.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记者,2008(8):10-12.
被引量:1
3
龙文彬.
新时期民族报道 要以经济宣传为主旋律[J]
.新闻窗,1997,0(1):12-14.
4
毛颖辉,贺碧霄.
断裂与延续:“9.25”起义前后《新疆日报》(汉文版)的民族话语转换[J]
.新闻大学,2015(2):24-31.
被引量:1
5
黄夏基.
影响中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文化分析[J]
.山西档案,2002(1):16-18.
被引量:6
6
白润生,胡钟坚.
穆青的民族报道探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3):92-93.
被引量:1
7
陆彩荣.
新时期民族报道的认识与实践——从《中华民族大家庭巡礼》专版报道说起[J]
.新闻战线,2009(12):75-76.
被引量:3
8
陈维平.
注重特殊性 把握规律性 增强贴近性——《兵团日报》民族报道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记者,2009(9):23-24.
9
彭仁如.
关于改进和加强民族报道的几点意见[J]
.新疆新闻界,1991(1):25-27.
10
王再兴.
社区档案收集工作刍议[J]
.黑龙江档案,2011(2):64-64.
新闻大学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