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交往理性审视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交往理性克服工具理性的膨胀和现代理性的分裂,捍卫了现代性及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人的解放或发展之路,将理性观拓展到富于实践、辩证特点的时代新境界。高职院校要审视其德育教育困境,置换其令人诟病的理性基础,导入契合多元交往、和谐发展时代特征的德育新理念即交往理性。高职德育应在目标内容上实现价值理性的统帅,话语方式上采取交往对话式,德育载体上构建交往活动项目。
作者 吕云峰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16-118,共3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法)涂尔千.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
  • 2胡军良.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2):80-85. 被引量:14
  •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1 卷)[M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4胡军良.走向交往理性的道德教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21-26. 被引量:2
  • 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 版社,1993.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翟振明.价值理性的恢复[J].哲学研究,2002(5):15-21. 被引量:63
  • 2万俊人.重叙美德的故事[J].读书,2001(6):21-26. 被引量:48
  • 3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5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 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l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 7Maeve Cooke. Language and Reason : A Study of Habermas's Pragmaties [M]. The MIT Press, 1994.
  • 8Jurgen Habermas. Die Neue Untibersichtlichkeit [ M ].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Verlag, 1985.
  • 9David M. Rasmussen. Reading Habermas [ M ].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1990.
  • 10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98.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