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电子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实行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探索具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电子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提升、个性化成长与人文素质教育等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作者
蒲晓蓉
杨亚培
朱宏
何佳
蒋宁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大学教育》
2012年第7期90-91,93,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金
电子科技大学2010-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专项项目(2010XJYZD01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覃庆国,杨亚培,蒋宁,田伟霞,谢辉祥.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5):103-106.
被引量:13
2
杨海英.
确立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66-267.
被引量:2
3
周光礼.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质[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4-47.
被引量:50
4
杨叔子.
科学人文交融 育人创新[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2):15-1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东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
.教学与研究,2005(2):85-90.
被引量:139
2
虞丽娟.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86-90.
被引量:45
3
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被引量:16
4
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求是,2006(9):3-3.
被引量:335
5
郭广生.
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0):38-40.
被引量:11
6
周济.
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5-10.
被引量:41
7
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
.晚霞(下半月),2007(5):27-29.
被引量:4
8
McGregor DM.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J].Management Review,1960,(11):27-35.
9
Heidegger M.Being and Time[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10
Herbert M.One Dimensional Man[M].London:E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68.
共引文献
76
1
蔡三发,王倩.
习近平教育思想与“双一流”建设评价若干关系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1):19-28.
被引量:3
2
王平祥.
历史演进视域下世界一流大学本质特点与建设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21(1):3-7.
被引量:2
3
李勇,温大勇.
高校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7(29):141-143.
被引量:1
4
潘美姬,龚立峰.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谈当代高校科学教育人文化[J]
.法制与社会,2006(22):222-223.
5
郝贵生.
“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学风”[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64-67.
被引量:8
6
郝桂荣,汪敏.
解读大学“绿色教育”[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7-59.
被引量:7
7
王强.
论理工科院校科技人文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27-128.
被引量:1
8
王刚,卫晓君.
和谐教育思想理论述评及其在高等学校的应用[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3):138-142.
被引量:4
9
王良平.
和谐教育思想在大学生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0-14.
10
刘奕清,张祖荣,张绍斌.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园林文化人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146-148.
同被引文献
23
1
曾勇,黄艳,向桂君,黄廷祝.
从新生项目课开始: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14-19.
被引量:56
2
李玉柏,李晓峰,毛玉明,彭启琮.
树立精品战略意识,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通信人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S1):36-38.
被引量:3
3
蔡克勇,冯向东.
高等学校要造成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J]
.高等教育研究,1986,7(1):31-34.
被引量:1
4
王洪林.
再谈情报拔尖人才脱颖与环境改革[J]
.情报杂志,1988,7(2):42-44.
被引量:3
5
潘云鹤,路甬祥,韩祯祥,吕维雪,吴健.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1):21-23.
被引量:62
6
叶之红.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J]
.教育研究,2007,28(6):36-42.
被引量:22
7
黄解军,袁艳斌,詹云军.
高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22-123.
被引量:14
8
李政光, 吴联想. 拔尖人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2,(1).
9
刘建平.
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26-28.
被引量:18
10
顾秉林.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首重德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4-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黄解军,袁艳斌,张晓盼,詹云军,崔巍.
面向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
.大学教育,2013(11):93-94.
被引量:10
2
李晓峰,周宁,傅志中,雷霞,徐进.
高质量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2):147-148.
被引量:12
3
王玮.
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10):28-30.
被引量:10
4
方曼,张进,虞红芳.
“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0):50-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薛云,张维,刘凤姣.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1):147-148.
被引量:5
2
龙世荣,赵学孔.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4(10):106-108.
3
陈洁,侯海良.
以就业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5,35(3):79-82.
被引量:4
4
俞艳,袁艳斌,黄解军.
GIS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J]
.地理空间信息,2015,13(2):177-178.
被引量:14
5
高进乐.
通信课程在民办高校中教学改革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23):291-291.
6
吴健辉,涂兵,张国云,程望斌,罗朝明.
电子信息类专业三个“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15,42(10):63-65.
被引量:2
7
董建军,牛建明.
遥感与GIS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决策与信息,2015(36):93-93.
8
董隽,于少鹏.
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4):137-139.
被引量:2
9
胡潭高,马茜茜,张登荣,解山娟,谢斌,刘婷.
基于科研创新驱动的GIS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2016,23(5):86-89.
被引量:9
10
肖汉光,赵明富,汤斌,宋涛,钟年丙,罗彬彬.
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6(7):26-28.
被引量:5
1
郜红叶.
“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问答[J]
.考试与招生,2013(9):62-62.
2
大盗小马.
院校独白之二撒开"理工"网,瞄准捕大鱼理工院校看台[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6(9):77-79.
3
崔玉芹,毛晋昌,张聂彦.
用新思路建设和管理实验室[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3):12-14.
被引量:24
4
前进中的怀化学院[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8).
5
2007年高考专业报考热度表[J]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8,0(Z1):92-93.
6
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6):635-635.
7
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J]
.高考金刊,2008(7):46-47.
8
佚名.
中国大学理学和哲学学科简介[J]
.高中生(高考),2007(10):70-70.
9
湖州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J]
.通信学报,2006,27(2).
10
冯建波.
现代学徒制教学示例——仟吉“英才计划”[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05-106.
被引量:2
大学教育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