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仁者自爱:儒家传统的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仁"是儒家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观念。在"仁者爱人"的层面,儒家仁道的基本精神在于要求行动者为他人而抑制自我、奉献自我。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为他"向度的单纯强调之上,则儒家的仁道就可能沦为一种对行动者自身缺乏积极价值关怀的片面的自我否定。因而,在"为他"的深处还要体认到"为己",而这一语境之下的"为己"是在"成己"的意义上而言的,其实质内容在于行动者道德生命在深刻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就是儒家"仁者自爱"观念的基本内涵。在伦理学的意义上,只有在仁者自爱的基础之上,仁者爱人方始成之为一种真正出于行动者自律的道德实践。由自律而行为,"爱人"也就具有了"为己"的性质,而不再是单向度的"为人",从而扬弃了道德规范的外在性与异己性,而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仁者安仁"的逻辑基础。
作者 王楷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31,共10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武东生.孔子的道德修养论作为“为己之学”的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4-29. 被引量:3
  • 2刘绍瑾.孔子复古思想的审美文化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41-47. 被引量:2
  •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 4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 5朱熹.论语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 6[德]康德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7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8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 9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 10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