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大批居留在香港的南方文艺工作者为了践行文艺大众化,开展了长达三年左右、声势颇为浩大的方言文学运动。无论是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规约,还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进程来看,方言文学都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1949年前后,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却受到质疑。原因在于方言文学合理性的存在与否,取决于其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弹性符合程度。
作者
王丹
王确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45,共6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40年代
华南
方言文学
文艺大众化
言文一致
合法性
政治意识形态
限度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1
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文艺生活海外版》第l期,1948年2月.
2
华嘉:《大力开展方言文学运动(笔谈)》,《文艺生活》穗新版,第1期,1950年2月1日.
3
冯乃超、荃麟:《方言问题论争总结》,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一九四五一一九四九)》,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
4
司马文森:《文艺工作者怎样迎接华南解放?》,《文艺生活》海外版,第14期,1949年5月15日.
5
白纹:《方言文学创作上一个小问题》,《文艺生活》海外版,第14期,1949年5月15日.
6
周钢呜:《读林林的诗--(同志,攻进城来了!)的读后感》,《文艺生活》海外版,第1期,1948年2月.
7
林林:《白话诗与方言诗》,《文艺生活海外版》第14期,1949年5月15日.
8
茅盾等:《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
9
陈独秀:《独秀答玄同》,《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
10
孺子牛:《普及第一》,《文艺生活》光复版,第18期,1948年1月.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J].新青年,1918,(2).
2
卢戆章.《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2页.
3
白涤洲.《介绍国语运动的急先锋--卢戆章》[J].国语周刊,1931,(12).
4
万国公报月刊,114.
5
劳乃宣.《(简字全谱)自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77页.
6
朱文熊.《(江苏新字母)自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60页.
7
钱玄同.《发刊词》[J].国语周刊(京报附设之第七种周刊),1925,(1).
8
《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见倪海曙编著.《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102-103页.
9
张一唐.《抗战建国之第一问题》,见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第259页.
10
陈独秀.《说国家》.《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5页.
共引文献
43
1
白浩,钟良鸣.
二分法与三把火——四川文学70年中短篇小说发展述评[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289-303.
2
张望.
论《大众文艺丛刊》对方言文学的推进策略[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2):275-287.
3
刁晏斌,马永草.
试论“欧化文言”及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1):165-179.
被引量:5
4
文贵良.
文学汉语:想像与实践[J]
.华文文学,2005(5):56-61.
被引量:2
5
陈平原.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被引量:45
6
王风.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75-96.
被引量:28
7
周逢琴.
汉语欧化与近代散文文体解放[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0-13.
被引量:2
8
吴福辉.
“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1-12.
被引量:17
9
赵卫东.
胡适传统语言工具论的历史局限——从现代语言学视点解析[J]
.学术交流,2006(7):138-140.
10
徐鹏绪,周逢琴.
论欧化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确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4):31-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5
1
夏衍.
白头记者话当年——记香港《华商报》[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2(2):1-17.
被引量:5
2
张友渔.
我和《华商报》[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2(2):18-26.
被引量:3
3
犁青.
从“南来作家”到“香港作家”[J]
.新文学史料,1996,0(1):185-192.
被引量:4
4
黄万华.
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89-104.
被引量:18
5
吕剑.
香港《华商报》副刊琐记[J]
.新文学史料,2000(2):144-145.
被引量:2
6
犁青.
四十年代后期的香港诗歌[J]
.新文学史料,2005(3):131-140.
被引量:6
7
刘进才.
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J]
.文学评论,2006(4):166-173.
被引量:5
8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9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10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12,198页.
引证文献
5
1
张望.
论《大众文艺丛刊》对方言文学的推进策略[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2):275-287.
2
林分份.
论黄药眠小说《李宝三》的文学史意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58-67.
被引量:2
3
颜同林.
《华商报》副刊与1940年代港粤文艺运动[J]
.广东社会科学,2019,0(2):104-112.
被引量:1
4
王文艳.
“粤港融合”视域下重审陈残云笔下农民形象谱系的发生及变迁[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3):141-150.
5
田淼.
四五十年代转折中的邢公畹与“方言文学”论争(1947—1951)[J]
.现代中文学刊,2023(2):84-9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林分份.
黄药眠后期小说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实践[J]
.文艺争鸣,2018,0(8):68-75.
2
詹晓宁,陈丽妃.
乡土文学家与战场记录者的敷演与溯源——广东左翼作家黄药眠与丘东平的小说创作之比较[J]
.今古文创,2021(18):28-29.
3
郭宇菲.
族群象征主义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与身份认同构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4(3):61-70.
1
古远清.
活泼鲜妍的文学心灵——评(香港)黄继持的文学评论[J]
.贵州社会科学,1994(3):106-109.
2
陈遵平.
胡适的方言文学观[J]
.飞天,2009(8):4-6.
3
项静.
方言、生命与韵致——读金宇澄《繁花》[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8):147-153.
被引量:14
4
颜同林.
普通话写作的倡导与方言文学的退场[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52-56.
被引量:3
5
杨建猛,伍国桃.
“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评说[J]
.安顺学院学报,2014,16(2):3-4.
6
杜运通.
平淡不流于鄙俗 典雅不涉于古僻——林语堂写作观探微[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21(4):29-37.
7
黄美之.
乡思 蝉鸣(外一篇)[J]
.人民文学,1997,0(11):108-109.
8
马.瓦尔泽,蔡鸿君.
充满危险的居留(外一篇)[J]
.世界文学,2015(5):133-154.
9
张承志(著).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J]
.领导文萃,2009(10):150-150.
10
廖显辉.
山家[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3(9):38-38.
学术研究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