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书写与数字传播:台湾原住民“文学”论述的两种思维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80年代台湾原住民运动兴起,原住民作家以身份认同、文化追寻为书写姿态,开启原住民文学的起点。然而,时空递移,曾经聚焦于族群文化失落、汉人压迫、现代化剥削以及文明/自然冲突的原住民文学,逐渐展现应对大环境改变的姿态。论文试图探讨:近年来台湾原住民文学论述的开展如何在历史后设小说题材,以及数字典藏涉及的诠释理念和后设理解之下,形成一种有别于原运时期的讨论姿态,这些表现,揭示了现当代族裔文学发展的文化意义。这些历程与转变,可视为原住民创作者回答"我是谁"之后,接下来"要回答哪一个名字?"的时代考虑。
作者 陈芷凡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79,共15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孙大川.《用笔来唱歌.台湾当代原住民文学的生成背景,现况与展望》,《台湾文学研究学报》第1期,2005年10月.
  • 2孙大川.《山海的文学世界》,“山海的文学世界.台湾原住民族国际文学研讨会”新闻稿,台湾东华大学2005年.
  • 3张锦华,马跃·比吼.《从原住民族传播权的观点.检视大众媒体如何再现原住民族》,“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原住民学术研讨会”,原民会台湾原住民族图书信息中心,2008年.
  • 4瓦历斯·诺干.《从台湾原住民文学反思生态文化》,孙大川主编.《台湾原住民族汉语文学选集-评论卷(上)》,第152-153页,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年版.
  • 5胡金男.《倾听原声.台湾原住民文学讨论会发言》,《文学台湾》1992年第4期.
  • 6大川.《从生番到熟汉.番语汉化与汉语番化的文学考察》,《台湾原住民研究论丛》2007年第2期.
  • 7《槟榔·陶珠·小女巫.斯卡罗人》附录.《斯卡罗人》文化志.
  • 8郭良文,林素甘.《从参与式传播观点反恩兰屿数字典藏建置之历程》,《新闻学研究》第102期,2010年.
  • 9《马铁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间》,耶鲁.2010.
  • 10巴代.《笛鹳.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间》,麦田.2007.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31

  • 1乌热尔图.声音的替代[J].读书,1996,0(5):89-95. 被引量:12
  • 2乌热尔图.《思索着前行》[J].民族文学,2000,(1).
  • 3乌热尔图:《雪》,《你让我顺水漂流》,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1页.
  • 4张承志.历史与心史——读〈元朝秘史〉随笔[A]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2.
  • 5米格尔·卡夫雷拉;玛丽·麦克马洪;李康中.后社会史初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8.
  • 6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201-211.
  • 7张承志.心灵史·前言[A]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245.
  • 8张承志.波斯的礼物[A]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11-226.
  • 9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A]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9.
  • 10乌热尔图.蒙古故地[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17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