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寒山区甜玉米—超级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东兰县山区中稻望天田因干旱缺水产量低、效益差的状况,开展水旱轮作制度的试验与示范,总结出一种新的甜玉米—超级稻增产增收模式,为中稻地区实现"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
黄荣昌
韦目阔
机构地区
东兰县泗孟乡农业服务中心
河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广西农学报》
2012年第3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关键词
甜玉米
超级稻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牛永锋,郑丽敏,段改霞.
甜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5):92-92.
被引量:28
2
朱卫红,铁双贵,孙建军,卢彩霞,齐建双,周珂.
不同土壤质地及播种深度对甜玉米出苗潜势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11):35-36.
被引量:30
3
宋连启,杜红,李铁庄,郑志松.
甜玉米籽粒发育规律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7,26(9):4-5.
被引量:15
4
郑威.
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5):52-54.
被引量:30
5
陈圣进,潘育东.
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浙南山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176-17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郑加诚,吴朋喜,黄文胜.
中浙优1号在浙南作连晚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5,20(4):41-42.
被引量:3
2
叶曙光.
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5(4):22-23.
被引量:10
3
李小闯,李志远.
春甜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1X):30-31.
被引量:3
4
郑威,杨恒山,张瑞富,王国君,王宝库.
播期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6(1):21-23.
被引量:13
5
吴爱玲.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26-127.
被引量:6
6
项平,丁晓颖.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X):23-23.
被引量:2
7
宋同明.
发展我国特用玉米产业的意义、潜力与前景[J]
.玉米科学,1996,4(4):6-11.
被引量:134
8
尹跃明,胡启山.
水果型甜玉米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概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7(8):91-94.
被引量:12
9
郑威,杨恒山,王国君,毕文波,张瑞富.
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4):401-403.
被引量:8
10
邹琪主编.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5-68.
共引文献
80
1
苏文文,任春光,韩振诚,吴迪,王加国,李良良,李苇洁.
不同砂土类型和埋藏方法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20(3):28-31.
被引量:1
2
邵振中.
甜玉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23-25.
被引量:14
3
罗高玲,吴子恺.
多隐纯合体甜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分析[J]
.种子,2005,24(2):7-12.
被引量:7
4
王州飞,胡晋,王世恒,胡伟民.
sh-2超甜玉米乳熟期籽粒重量和碳水化合物变化及与温度降雨量的回归分析[J]
.生物数学学报,2005,20(4):456-462.
被引量:3
5
盛耀辉,马兴林,侯立白,田志国,黄长玲.
施氮方式对糯玉米鲜穗产量及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6(2):35-37.
被引量:8
6
张红芳,王璞,张来生,申丽霞,蒋海荣.
不同密度下施氮对甜玉米果穗形成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8,16(2):125-130.
被引量:7
7
孙建军,铁双贵,齐建双,代丹丹,朱卫红.
郑白糯918不同种植密度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7):35-36.
被引量:9
8
李银科,刘世增,贺访印,张德魁.
土壤类型对沙葱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1):108-112.
被引量:8
9
陈树玉.
甜玉米种子特性与全苗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146-151.
被引量:7
10
仇力,周春萍,王信洪.
大棚超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6-36.
被引量:1
1
季鹤松.
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2005(8):9-9.
2
吴辉忠.
薯——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种业,2008(1):22-22.
3
张元力.
马铃薯—中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42-42.
4
吴辉忠.
薯—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2008(3):13-13.
5
李娇.
粮菇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88-88.
6
吴水文.
晾晒型烤烟—晚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4,45(5):60-61.
被引量:1
7
巫启新,李育清,赖燕飞.
甜玉米—豆角—超级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94-94.
被引量:4
8
高尊诗,曹卫东.
玉米-大蒜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07(9):30-30.
9
李玉臣.
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12(5):26-27.
被引量:1
10
谢滨.
藕-鱼-稻模式[J]
.湖南农业,2005(9):10-10.
被引量:2
广西农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