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4期62-62,共1页
同被引文献39
-
1杨皓,史志钦.欧洲新民粹主义政党探析[J].国际论坛,2004,6(4):68-73. 被引量:4
-
2高歌.试析欧盟东扩对中东欧新成员国政党制度的影响——兼评政党制度中的欧洲怀疑论[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5):13-20. 被引量:6
-
3让-伊夫.加缪,陈露.欧洲的极右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3):48-49. 被引量:1
-
4郇庆治.荷兰2002年大选评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3):79-84. 被引量:3
-
5周国栋.希拉克的担忧并非多余——“海德尔现象”为法极右势力推波助澜[J].国际展望,2000(6):22-23. 被引量:1
-
6林红.后冷战时代的欧洲新民粹主义[J].国际论坛,2005,7(4):12-16. 被引量:3
-
7宋全成.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92-99. 被引量:16
-
8张莉.右翼民粹主义、选举政治与法国国民阵线[J].国际政治研究,2007,28(2):80-91. 被引量:3
-
9孔寒冰,项佐涛.保加利亚社会党欧洲议会议员选举失利的原因和影响[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34-39. 被引量:3
-
10黄文璇.“奥地利自由党:1986-2008”,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7-18页.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方鹿敏.宏观经济和外来移民影响下右翼民粹政党支持率差异的调节变量探究——基于2017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结果的观察[J].世界政治研究,2020(1):125-150.
-
2宋全成,赵雪飞.欧洲非法移民现象为何愈演愈烈[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6-123. 被引量:2
-
3宋全成.欧盟体制的演变与未来[J].社会科学辑刊,2007(5):172-177.
-
4刘晓平,刘鸿武.战后北非对欧洲移民问题及其影响[J].西亚非洲,2008(3):11-16. 被引量:1
-
5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11):23-26.
-
6高奇琦.试论政党与公民社会间的双向赋权[J].学术界,2013(1):32-43. 被引量:11
-
7冯永利,王明进.多元文化主义与欧洲移民治理[J].国际论坛,2013,15(3):32-37. 被引量:11
-
8徐刚.欧洲新民粹主义的政治实践:一项比较研究[J].欧洲研究,2013,31(5):42-58. 被引量:2
-
9宋全成.欧洲难民危机:结构、成因及影响分析[J].德国研究,2015,30(3):41-53. 被引量:40
-
10李玲.欧洲极右翼势力滋生的社会因素分析——基于法国国民阵线的个案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5(36):16-17.
-
1王丹蒂.俄罗斯“光头党”为何猖而不绝?[J].中国社会导刊,2006(10X):48-49. 被引量:1
-
2徐冰川.海德尔:搅翻欧洲终辞职[J].读报参考,2000(6):32-33.
-
3日阿兰·伍兹,吴俟.世界政治的右转会走向法西斯主义吗?[J].国外理论动态,2005(1):48-48.
-
4袁锦林.奥地利为何如此孤立[J].半月谈,2000(5):65-67.
-
5欧洲的右翼势力[J].时事资料手册,2000(2):116-116.
-
6袁锦林.欧洲不许向右转[J].环球,2000(5):8-9.
-
7唐恬波.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政治改革评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6(2):44-49. 被引量:1
-
8慕晴.追踪[J].英语文摘,2014(10):18-18.
-
9王磊.伊拉克候任总理海德尔·阿巴迪[J].世界知识,2014,0(18):11-11.
-
10田德文,陈林.政治的“程式化”、“游戏化”——维也纳街头观察[J].世界知识,2001(11):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