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2000年后台湾电影产业的发展,检视2000年后迄今台湾电影开始产生新的化学变化,从《卧虎藏龙》创造跨国合制风潮;两岸三地合拍的现象;数字电影的发展;新新导演的兴起;城市营销的外缘效应;在发行放映上,台湾电影除了营销的去在地化(de-localised),也展现新的发行空间,同时在主题、明星和类型上再次在地化(re-localised),再次关注与贴近台湾在地文化。不仅电影本身,产业基础内容结构也同时改变,他们将过去的苦涩经验转化为优势,并纳入对手的公式、策略和标准,同时趁着华语市场的成长,将自己的边界地图扩大,进而重新崛起,逐渐构成台湾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差异性,成为制衡美国好莱坞电影商业主义在本土市场的力量,营造出更好的协商空间,进而将台湾电影与人才推向国际市场,这正是全球化与在地化的交互交融的最佳范例之一。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32,共8页
Contemporary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