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英语国家的欧美得以产生并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埃尔斯特所述及的"意外"使然,其中的必然逻辑包括本文所论述的三个内部与外部条件。其一是马克思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峙与纷争铸就了这一学派产生的内在动因;其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及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背景为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得以滋生和成长创造了外部环境;第三是"九月小组"为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得以迅速发展并很快成为西方国家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之一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
作者 吴长青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6,共6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YJCZH18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乔恩·埃尔斯持.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评.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8.
  • 2胡敏中.论人本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62-67. 被引量:41
  •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8.
  • 4沈恒炎,燕宏远.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 5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J].学术月刊,2001,33(11):8-14. 被引量:28
  • 6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 7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3):39-50. 被引量:65
  • 8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New Revised Edition,Portland House, 1986.
  • 9弗洛姆.人的呼唤[M].北京:三联书店,1991.
  • 10阿尔都寒.读《资小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6—97页.
  •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852页.
  • 3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4Sorell. Tom: Scientism. 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 London &New York: Routldge, 1991, p. 1.
  • 5Simpson. J. A. and Weiner, E. S. :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 1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 6Hobbs. A. H. Social Problems and Scientism, Harrisburg, 1955, p, 17.
  • 7Lamos. C. : The Philosophy of Humanism, New York, Trederick Ungar Press, 1982,p. 11.
  • 8Lamos C.The Philosophy of Humanism New York Trederick Ungar Press.p.15-16
  • 9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页.
  • 10M·怀特.《分析的时代》,杜任之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2页.

共引文献1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