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规划师》
2000年第3期122-123,共2页
Planners
同被引文献15
-
1夏健.理论思维和直觉结合下的建筑形象创作——以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馆设计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18(3):71-75. 被引量:1
-
2蔡锦堂,徐荫.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及其影响探析[J].四川建筑,2006,26(1):50-51. 被引量:3
-
3陈苏柳,刘生军,徐苏宁.兼收并蓄 多元发展——把脉城市建筑风格[J].城市规划,2006,30(4):73-75. 被引量:13
-
4黄健敏.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J].时代建筑,2007,50(3):64-75. 被引量:15
-
5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6睦谦.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6(中国文化遗珍丛书).
-
7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
8林峰.故乡行[J].规划师,2000,(5).
-
9杨乔娴.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J].建筑,2007(11S):76-77. 被引量:11
-
10王颖,卢永毅.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J].建筑师,2007(5):12-17.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4
-
1臧步辉,袁乐,殷滋言.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看苏州传统建筑创新[J].福建建筑,2010(8):23-26.
-
2高娄辉,洪杰.浅析苏州建筑创作中地域性的影响[J].福建建筑,2012(1):22-24. 被引量:4
-
3覃华容.邵阳旧城改造之我见[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0(1):40-41.
-
4张杏林.苏州风格,现代气息——浅析渭塘建筑风格定位[J].江苏城市规划,2007,0(5):29-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钟静.内蒙古风貌建筑探讨[J].建材世界,2012,33(6):140-143.
-
2翟博.一宅平门府,半座姑苏城——浅谈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4):118-119. 被引量:1
-
3韩广辉.谈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14-214. 被引量:1
-
4张凤阳.水之于苏州建筑特色传承作用初探[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5):67-67.
-
5于吉全.谈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J].建筑·建材·装饰,2015,0(18):47-47.
-
6杨扬.谈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J].门窗,2015,0(4):237-237. 被引量:2
-
1汉雁军.营构城市特色[J].江西建设,2000(12):28-28.
-
2张春祥,王富华.论新世纪我国城市特色的构建[J].城乡建设,2000(10):27-28. 被引量:6
-
3胡理琛.对城市特色的思考[J].城市规划,1990,14(5):8-10. 被引量:7
-
4刘玉成.塑造城市特色 搞好城市设计[J].成都建筑,2000,20(2):5-7.
-
5孙方平,田玉杰.注重建筑设计 突出城市特色[J].建筑,2001(7):46-46.
-
6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22(4):55-56. 被引量:84
-
7袁建甫.城市特色与城市规划[J].长江建设,1999(3):15-16.
-
8刘良梁.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18-218. 被引量:2
-
9王景慧.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当代建设),2000,9(3):6-7. 被引量:1
-
10王景慧.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J].北京规划建设,1999(3):30-32.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