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文学的时代使命,郑振铎提出了"血和泪的文学"口号,由此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创造社诸多作家对该口号进行了批评,虽有意气的成分在内,但他们却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个口号的笼统与肤浅。然而,诸多评论并未涉及该口号的理论身份问题。应该说,该口号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虽然具有流于形式、流于口号的倾向,但却是从文学本体论出发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主张。通过系列论争,最终以沈泽民为代表的革命文学作家实现了该口号理论意义的变异和增值,实现了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7,共4页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