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第二次握手》的历史书写方式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期间被广泛传抄的一本小说。它的历史书写方式具有集体无意识、民粹和民族主义色彩;以及某种宗教化特征。从张扬等人对小说及张扬案的反思中可见,作家的思维仍没有走出那个时代,从中它传递给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特殊信息。
作者
邓谦林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吉首大学文学院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92,共9页
关键词
民粹
民族主义
宗教化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扬:《我-9(第二次握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66页、第53页、第62-63页、第85页、第87页、第73页、第10页、第286页、第11页、第12页、第24页、第16页、第14页、第275页、第294-295页、第291页.
2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第516-546页.
3
戴维·麦克莱伦著、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
4
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
泰戈尔著、谭仁侠译:《民族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页.
6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苗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58页、第427页、第468页、第583页、第473页、第86页、第567-568页.
7
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8
史景迁著、尹庆军等译:《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69页.
共引文献
3
1
朱崇科.
谁的东南亚华人/华文文学?——命名的后殖民主义批判[J]
.学海,2006(3):183-188.
被引量:4
2
张健.
后工业社会的特征研究——基于哲学的视角[J]
.人文杂志,2011(4):22-29.
被引量:4
3
周帆.
媒体事件中的女性形象——以北外“香水女孩”的形象建构与遁失为例[J]
.新闻前哨,2011(8):48-50.
同被引文献
5
1
费正清.观察中国[M].傅光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
3
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引证文献
1
1
邓谦林.
论小说《第二次握手》的宗教思维[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81-84.
1
罗兴萍.
论汪曾祺创作的“民粹”倾向[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60-62.
2
张扬.
《第二次握手》 文字狱始末[J]
.政府法制,1998,0(9):6-11.
3
张扬.
《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选载四)[J]
.中国律师,1998(11):32-35.
4
陈联华.
张扬与小说《第二次握手》[J]
.钟山风雨,2009(3):28-30.
5
朱新建.
塞纳河(外一篇)[J]
.雨花,1999,0(12):89-90.
6
张扬.
“追捕”[J]
.政府法制,1995,0(6):11-11.
7
王尧.
《第二次握手》:“手抄本”与“定稿本”[J]
.小说评论,2011(1):33-38.
被引量:2
8
郭晶晶.
从《大淖记事》看汪曾祺的“民粹”倾向[J]
.学周刊(上旬),2015(5):226-226.
9
张清华,曹霞,王士强,薛红云,徐梦华.
《第二次握手》:在异端和老套路之间[J]
.长城,2011(5):158-170.
被引量:1
10
林子明.
“民粹”误解何其多[J]
.书屋,2004(6):49-53.
小说评论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