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及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短期内就形成了众多非正式群体的现象令人深思,究其心理原因在于大学新生相似的心理基础、共同心理需要及从众心理的作用。研究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对待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即正确认识、加强教育、积极引导、营造氛围,从而减少大学新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作者
姜伟国
机构地区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江宁分校
出处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非正式群体
心理基础
心理需要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陆彩兰,吉万年.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8(1):41-44.
被引量:2
2
李卫星.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与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80-82.
被引量:4
3
沙志平,郑培钢.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导控[J]
.江苏高教,1994(4):37-39.
被引量:3
4
吴志斌.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58-16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王刚.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规范[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4):79-81.
被引量:6
2
朱前永.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2):53-54.
被引量:4
3
许浩.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形成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
.社科纵横,2006,21(7):154-156.
被引量:6
4
邹绍清,苏如娟.
试论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1):20-22.
被引量:13
5
杨绍华.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刍议[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112-114.
被引量:1
6
沙志平,郑培钢.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导控[J]
.江苏高教,1994(4):37-39.
被引量:3
7
张克永.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2):51-53.
被引量:1
8
张克永.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J]
.航海教育研究,1998,15(2):65-67.
被引量:1
9
王江兵,戴跃侬.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8-11.
被引量:20
10
吴志斌.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58-16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9
1
李卫星.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
.高教论坛,2007(6):163-166.
被引量:13
2
李卫星.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与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80-82.
被引量:4
3
许浩.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形成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
.社科纵横,2006,21(7):154-156.
被引量:6
4
张敏.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2):159-162.
被引量:14
5
洪岑.
构建和谐校园应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5):145-147.
被引量:4
6
张艳.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227-228.
被引量:5
7
肖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析[J]
.科技信息,2009(31).
被引量:1
8
陆彩兰,吉万年.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8(1):41-44.
被引量:2
9
温燕萌.
高职学生小群体的现状探析[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2):115-117.
10
王海燕.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1(9):19-20.
被引量:1
1
蒋一枫.
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J]
.学园,2014(5):171-171.
2
李普希.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
.交通职业教育,2003(2):46-46.
被引量:1
3
范云晔.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经验与教训[J]
.考试周刊,2009(30X):232-232.
4
范源清,徐良.
浅析职校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矫正[J]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2003(2):12-15.
5
黄均.
怎样养成孩子饮食好习惯[J]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6(10):43-43.
6
郜岭,弭晓英.
成人学习的心理基础及其对课程开发的影响[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5-107.
被引量:4
7
周建雷,郜娜,韩娜.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理论基础刍议[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42-42.
被引量:1
8
杨淮.
简析中职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解决对策[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6):154-154.
9
曾建忠.
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心理成因及其引导[J]
.广东教育(职教),2015,0(7):36-37.
10
樊红梅.
浅论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7,10(S2):151-151.
被引量:1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