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酶催化法在手性药物合成与拆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0年,在医药工业中,化学药物销售超过7 000亿美元,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药物(chiral drug)约占全部化学药40%-50%,规模约3 200亿美元[1]。而这一发展趋势的内在驱动力来自于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因此,获得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成为关键。由于酶中心本身是一个不对称结构,
作者
林传行
周宝宽
机构地区
天津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99-401,共3页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酶催化法
手性药物
手性合成
手性拆分
分类号
TQ460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1
晁龙飞.
生物催化拆分制备一种手性化合物[J]
.新乡学院学报,2009,26(4):28-30.
被引量:1
2
高丽红,刘洪来,蔡水洪,柴逸峰,刘荔荔,吴玉田.
两对非对映体盐和两种氨基酸在二氧化碳近临界区的溶解行为[J]
.药学学报,2002,37(5):355-358.
被引量:2
3
徐刚,程咏梅,吴坚平,杨立荣.
有机相酶催化拆分制备(S)-2-氯-1-(2-噻吩)-乙醇[J]
.有机化学,2007,27(7):857-861.
被引量:9
4
尚雁,李娜,傅博诣,黄卓楠,傅强,方琪.
利用乳液酶膜反应器拆分萘普生甲酯实验研究[J]
.化学工程,2010,38(4):50-54.
被引量:2
5
秦胜利,于建生.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进展[J]
.山东化工,2011,40(3):51-54.
被引量:5
6
刘湘,方志杰,许建和.
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J]
.催化学报,2006,27(1):20-24.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辛嘉英,赵永杰,郑妍,夏春谷,李树本.
水饱和离子液体中萘普生的酶法拆分[J]
.催化学报,2006,27(3):263-269.
被引量:7
2
戴荣继,苏彩莲,佟斌,孟薇薇.
膜拆分法分离制备手性药物[J]
.膜科学与技术,2006,26(3):84-89.
被引量:6
3
王炳强.
手性化合物与对映体药物拆分的进展[J]
.天津化工,2006,20(4):27-28.
被引量:9
4
戴军强,吴坚平,徐刚,杨立荣.
手性芳香胺的酶法拆分[J]
.合成化学,2006,14(5):491-493.
被引量:2
5
陈登飞,李娜,杨建.
利用SPG膜制备O/W型乳液实验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2007,27(3):10-14.
被引量:2
6
张中义,吴新侠.
脂肪酶在手性药物制备中的应用[J]
.食品与药品,2007,9(07A):40-43.
被引量:9
7
徐刚,程咏梅,吴坚平,杨立荣.
有机相酶催化拆分制备(S)-2-氯-1-(2-噻吩)-乙醇[J]
.有机化学,2007,27(7):857-861.
被引量:9
8
李再资.生化工程和酶催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35,154,132.
9
SCHMID R D,VERGER R.Lipases:interfacial enzymes with attractive applications[J].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1998,37(12):1609-1633.
10
THEIL F.Lipnses as a tool for the synthesis of ehiral in.termediates[J].Chimica Oggi-Chemistry Today,2000.18(9):61-64.
共引文献
34
1
邓艳芳,吴桐,李泽文,李思思,胡雨函,李畅,裴月湖.
手性拆分技术-化学拆分法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36(11):1056-1060.
被引量:5
2
杨忠华,曾嵘,王光辉,姚善泾.
立体选择性还原芳香酮微生物的筛选及反应特性的研究[J]
.精细化工,2007,24(5):466-469.
被引量:3
3
杨凯,郭黛苹,李忠琴,陈倍,陈必钦,许小平.
产R-肾上腺素脱氢酶菌种筛选与产酶条件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67-70.
4
王晓光,段青,栾兴社.
生物催化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
.化工科技,2007,15(1):71-75.
被引量:5
5
张文虎,蔡燕,刘湘,方云,许建和.
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J]
.化学进展,2007,19(10):1537-1552.
被引量:7
6
张芳,王旻,江曙,刘春美,吴薛明,陶金,韦建兵.
红酵母静息细胞催化(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不对称还原反应[J]
.药物生物技术,2007,14(6):411-414.
被引量:9
7
连少鸿,肖美添,张亚武,叶静,黄雅燕.
面包酵母催化不对称还原2,5-己二酮[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1):45-48.
被引量:3
8
严芬,王茜,林子琳,郭养浩.
酿酒酵母by1.1b产D-(-)-扁桃酸脱氢酶的发酵条件优化[J]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54-58.
被引量:1
9
杨忠华,曾嵘,姚善泾,吕早生,伍林.
不对称还原前手性芳香酮微生物的筛选及反应特性[J]
.生物加工过程,2008,6(1):32-36.
被引量:2
10
张文虎,刘湘,方云,方志杰,许建和.
环糊精介入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J]
.分子催化,2008,22(4):346-35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
1
武洁,冯芳.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手性药物[J]
.药学进展,2004,28(7):300-304.
被引量:23
2
梁会珺,彭彩虹.
手性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2004,21(6):65-70.
被引量:8
3
杨亦文,严全鸿,任其龙.
超(亚)临界流体色谱拆分布洛芬对映体的热力学[J]
.化工学报,2005,56(1):11-15.
被引量:5
4
于平.
生物转化和手性拆分技术制备D-氨基酸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2005,40(9):3-5.
被引量:7
5
杨缜.
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基本原理[J]
.化学进展,2005,17(5):924-930.
被引量:8
6
陈华,张惠静,毕颖楠.
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26-827.
被引量:12
7
戴荣继,苏彩莲,佟斌,孟薇薇.
膜拆分法分离制备手性药物[J]
.膜科学与技术,2006,26(3):84-89.
被引量:6
8
王普善.
手性化学工业的发展(一)[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14):1-5.
被引量:4
9
王炳强.
手性化合物与对映体药物拆分的进展[J]
.天津化工,2006,20(4):27-28.
被引量:9
10
王普善.
用于制备规模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对映体受到青睐[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22):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李阳,罗素琴,刘乐乐.
手性药物的合成与拆分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74-78.
被引量:10
2
王金花,解美仙,南向竹,杨雪伟,陈银霞.
酶催化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
.山东化工,2015,44(5):94-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邓艳芳,吴桐,李泽文,李思思,胡雨函,李畅,裴月湖.
手性拆分技术-化学拆分法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36(11):1056-1060.
被引量:5
2
夏爽,袁圆,潘桂湘,王晓明.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2):217-220.
被引量:10
3
孙婧,金保军,黄金,王普.
手性纯(5S)-(4-氟苯)-5-羟基戊酸的制备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5,44(19):39-40.
4
张素玲.
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以环境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134-136.
被引量:8
5
张美龄,赵琰,屈会化.
拆分手性化合物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J]
.药物分析杂志,2017,37(5):755-762.
被引量:3
6
李英杰,赵楠,高立娣,刘树仁,徐蕾.
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29(11):1622-1627.
被引量:6
7
徐量,杨宪伟.
酶技术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17(5):101-101.
8
松丽涛.
色谱法分离手性药物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2016(23):215-216.
9
朱琳.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2020,39(8):484-487.
10
李依璠,刘龙婵,李林楠,王峥涛,杨莉.
手性分离方法及在中药手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
.药学学报,2023,58(6):1566-1576.
被引量:2
1
束影,周培.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0,33(3):26-28.
被引量:13
2
肖海波,吴慧君.
利用酶催化法拆分烯丙菊醇的研究[J]
.农药,1998,37(11):19-21.
3
肖海波,吴蕙君.
利用酶催化法拆分丙烯醇的研究[J]
.农药,1998,37(8):23-25.
被引量:1
4
刘钊杰.
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含磷杀虫剂进展[J]
.湖北化工,1996,13(A04):1-5.
被引量:2
5
王奎,蒋剑春,高一苇,李翔宇.
糖基天然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的研究综述(英文)[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11,31(6):100-106.
6
项光亚,吕子敏,HeinerEckstein.
酶催化法合成CCK-8的一个四肽片段[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10):1853-1856.
被引量:2
7
培南类抗生素药物销售增长率高企[J]
.制药原料及中间体,2010(5):22-23.
8
杜刚.
药物氟西汀中间体3-氯-1-苯基丙醇的生物催化合成研究[J]
.当代化工,2014,43(6):913-914.
被引量:3
9
银建中,肖敏.
超临界CO_2酶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J]
.化工装备技术,2008,29(1):22-27.
被引量:13
10
王晓东.
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现状[J]
.工业催化,2008,16(8):38-42.
被引量:5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