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生态视域中大理白族服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理白族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生息繁衍,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完整的文化系统。在众多白族艺术中,服饰艺术是最富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但在当代经济的冲击下,大理白族服饰赖以生存和传承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
杨燕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海》
2012年第9期117-118,共2页
基金
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学生培养项目编号:12ZYXS55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大理白族服饰艺术
传承和发展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贺夏蓉.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模式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70-74.
被引量:15
2
张凤琦,胡攀.
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重庆社会科学,2008(2):87-91.
被引量:11
3
刘守华.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5):109-112.
被引量:33
4
马晓京.
江永女书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
.湖湘论坛,2003,16(2):65-6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何平.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J]
.史学理论研究,1999(2):68-79.
被引量:24
2
季羡林.
东学西渐与东化——为《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5):1-5.
被引量:48
3
程华宁,黄安民.
论民俗风情与文物古迹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52-57.
被引量:9
4
赵荣学.
保护女书文化的视角和策略——试谈江永妇女节日文化及歌舞习俗的传承[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2):31-32.
被引量:9
5
刘锡诚.
文化产业是“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以蔚县高佃亮剪纸为例[J]
.美术观察,2006(6):17-18.
被引量:15
6
刘守华.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5):109-112.
被引量:33
7
李丽丹.
自组织理论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耿村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为例[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37-42.
被引量:7
8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记住“回家的路”有多难[EB/OL].[2007-05-31].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5/31/content-6179204. htm.
10
谢志民.论女书的传承与保护[M]//宫哲兵.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2002年江永女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44.
共引文献
59
1
李烨鑫.
生态失衡状态下的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135-140.
被引量:1
2
戴宏博,田亚平,谷梦缘.
基于Citespace的江永女书知识图谱分析[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3):139-145.
被引量:1
3
曹金燕.
广州萝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与保护对策[J]
.文化遗产,2009(2):151-156.
被引量:2
4
刘守华.
民间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6):32-34.
被引量:2
5
吴安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间利益的法理分析[J]
.济宁学院学报,2007,28(5):70-74.
被引量:2
6
仇壮丽,刘歌宁.
“女书档案”的征集、保护与开发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08(5):16-18.
被引量:4
7
林龙飞,王艳,黄光辉.
论“江永女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及其申报策略[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3):110-113.
被引量:2
8
贺夏蓉.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模式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70-74.
被引量:15
9
苑焕乔.
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70-73.
被引量:2
10
贾鸿雁.
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环境视角的实证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4):64-67.
被引量:10
1
程丹,沈春蕾.
生态视域下人文青奥的传承与跨文化传播[J]
.文学教育,2014(11):96-98.
被引量:1
2
娄小星,曹东波.
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输出的实践路径[J]
.中外企业家,2016(1):271-271.
被引量:2
3
周蕊.
白族[J]
.文明,2010(1):58-59.
4
陈德明.
《周易》中的生态视域[J]
.理论视野,2014(10):57-60.
被引量:1
5
菡芳.
白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J]
.大理文化,2001(2):52-54.
6
白玉敏.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4):65-66.
被引量:2
7
潘彦君,庄西安.
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J]
.职业时空,2010,6(1):151-152.
8
王强.
那些花儿[J]
.中国新闻周刊,2006(22):77-77.
9
杨玉莲.
浅析白族服饰[J]
.大理文化,2005(4):57-59.
被引量:4
10
赵向军.
白族服饰的演变与创新[J]
.大理文化,2002(1):49-52.
艺海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