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本科第二专业与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有效实施本科综合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本科第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越发受到重视。该模式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单一模式"的传统,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本文介绍近几年来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第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规划及学生报名情况,分析当前的开展情况,总结办学经验,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
作者
洪银蝶
机构地区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
出处
《内江科技》
2012年第9期84-84,37,共2页
基金
广东海洋大学"本科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XJG200926)
关键词
第二专业
双学位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高艳芳,胡桃元.
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B12):23-24.
被引量:18
2
邓责梦,刘济科.
关于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培养工作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9(5):114-11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华东,郝志杰.
双学位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
.石油教育,2004(4):31-34.
被引量:5
2
卢晓东,王卫,董南燕,何山,李克安.
持续管理创新与制度环境再造——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个案[J]
.高等理科教育,2006(1):1-6.
被引量:4
3
陈学敏,漆玲玲,刘焰.
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7(2):26-28.
被引量:60
4
刘崧.
关于“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的探索[J]
.科技信息,2007(10):24-24.
被引量:14
5
高春娟,张陵,朱少泽,帝宁.
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88-89.
被引量:27
6
刘香珍,李远华,冯祖平,黄晓青,马丽波.
试行主辅修双学位制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0(1):25-26.
被引量:11
7
李博.
实行“主辅修、双学位”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81-8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7
1
周玮,邱霖宇,惠慧,徐荣鹏.
高校辅修、双学位教育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197-198.
被引量:3
2
曾祥跃.
现代远程教育在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中的应用[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104-105.
3
王峰,张彦丽.
双学位本科教育定位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8(1):28-33.
被引量:16
4
梁丽,刘好.
七校联合培养双学位人才的探索及反思——以华中科技大学英语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个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7):95-98.
被引量:8
5
陆晓阳,谭玲玲.
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发展取向研究[J]
.科技资讯,2009,7(6):178-179.
被引量:5
6
程静,彭必源.
地方院校双学位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孝感学院300名经济学双学位学生问卷调查的报告[J]
.科技信息,2010(8):1-2.
被引量:3
7
赵洪杰.
会计学双学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管理观察,2010(33):118-119.
被引量:4
8
彭立,夏永梅.
完善我国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几点建议[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159-162.
被引量:8
9
程静,彭必源.
地方院校经济学教学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商业时代,2011(31):142-143.
被引量:4
10
陈苏一.
浅谈本科双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
.成功,2011(11):14-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朱秀娟.
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的反思与探索[J]
.高教与经济,2008,21(1):56-60.
被引量:8
2
骆芙蓉,陆旺金,房三虎,梁慧玲,黎小青.
完善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24):12-13.
被引量:6
3
陈荣庆,喻高航.
第二专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宜春师专学报,1994(4):56-58.
被引量:1
4
丁善耘.
对我国高校第二专业现状的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62-164.
被引量:15
5
王红玲.
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1):69-70.
被引量:9
6
韩雪峰,肖于波.
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新型复合人才[J]
.中国校外教育,2009(4):51-51.
被引量:5
7
王宏.
高校第二学位网络教学需求调查与“一库一台”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10(7):108-109.
被引量:1
8
宁桂英.
浅谈辅修第二专业的管理模式[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8):32-33.
被引量:3
9
杜卫华.
中国德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及改进之建议[J]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24-225.
被引量:4
10
郎烨,白薇.
关于跨校选课跨校辅修专业的探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7):82-8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沈余倩,李秋.
关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情况的调查研究[J]
.北方文学(下),2015,0(11):121-122.
2
解媛媛,范莹莹,崔莹.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59-60.
被引量:1
3
王志永,解媛媛.
京津冀高校专业+外语二学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2):232-233.
4
周宝玲,解媛媛.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27-228.
被引量:1
5
耿文.
工科高校开设德语辅修专业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
.明日风尚,2016,0(19):84-8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闫雄.
双学位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11):28-29.
2
卢君蓉,何林熹,李文兵,孙立明,李勇,李苑,陈胡兰,胡一梅,王世宇.
基于四方调研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辅修学位的开放与实施——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药与临床,2021,12(4):65-70.
1
戴宁,颜曼莉.
培养双专业复合型中学教师的探讨[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95,22(2):30-32.
2
陈荣庆,喻高航.
第二专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宜春师专学报,1994(4):56-58.
被引量:1
3
姜秀英.
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模式学分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3):49-50.
4
陈国豪,赵捧莲.
第二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4):103-106.
被引量:4
5
林岚.
高校中实施“第二专业”与“辅修专业”制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48-151.
被引量:9
6
安娜.
一个“海带”的自我修养[J]
.世界博览,2013(12):62-65.
7
马新英,李聪.
新疆高师院校开展本科生第二辅修专业的可行性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62-63.
8
刘卫萍.
我校开展第二专业的实践及探索[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16(5):78-80.
9
牟忠英.
跨学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2(4):50-52.
10
郝玉娟.
高校“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171-172.
被引量:8
内江科技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