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地红利分配的正义之维——基于政府公共性的视角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和财富快速积累中,土地红利可谓一种十分特殊的红利形式。与人口红利所凸显出的是国别之间的比较优势不同,土地红利则更多体现出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基础性资源的转移与占用问题。因此,在当代中国土地红利牵动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是当前社会矛盾的焦点所在,也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土地红利问题不能仅仅从生产要素、房地产经济、
作者
曾盛聪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96,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政府公共性
分配的正义
土地
社会利益关系
当代中国
房地产经济
中国经济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421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3
党国英.《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道路》.《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55页.
4
高兆明.
土地红利的伦理之维——对当今中国财富增长方式的一种透视[J]
.天津社会科学,2011(1):35-39.
被引量:6
5
戴维·米勒 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7页.
6
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21页.
7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83, p. 3.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28页.
10
Thomas Nagel,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in Classics of Political and Moral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108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邹东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第5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
党国英.《中国农村变革60年:"人口红利"与"土地红利"》.人民网.2009年10月15日.
3
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2-379页.
4
新华时评.《“不务正业”的央企应坚决退出房地产领域》,新华社,2010年3月18日.
5
《经济增长奥秘:“人口红利”与“土地红利”》,中国网,2009年7月30日.
6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l编第1章,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0、54、61、73页.
7
斯密.《国富论》(上).第74-75页.
8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83, p. 3.
9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7, p. 3, p. 60.
10
Morton Deutsch, Distributive Justice: 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31.
共引文献
2421
1
颜景高.
分配正义的演变逻辑探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28-35.
被引量:1
2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3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4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5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6
宋培基.
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7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8
梁丽萍.
政党行为与公民行为的双重建构: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J]
.中州学刊,2004(4):19-22.
被引量:1
9
沈芝.
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述评[J]
.历史教学,2004(8):68-70.
被引量:1
10
王平.
马克思主义公共权力理论与现阶段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教育[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19-2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1
1
张军.
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J]
.世界经济文汇,2005(4):101-105.
被引量:250
2
邓宏乾.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改革[J]
.江海学刊,2007(3):64-69.
被引量:28
3
闾丘露薇.
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J]
.中国社会保障,2007(6):69-69.
被引量:1
4
刘昭吟,赵燕菁.
在征地城市化中重构城乡土地产权:厦门模式[J]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3):51-58.
被引量:8
5
李宇嘉.《“第三次土改”释放新一轮土地红利》,《证券时报》,2012年7月27日第A03版.
6
唐烨.《土地红利: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解放日报》,2009年12月12日第10版.
7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10年.
8
姚如青.《土地要素流动非市场化下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基于杭州市留地安置制度的案例研究》,《浙江字刊》,2009年第3期.
9
李钰,唐云松.
村干部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腐败行为研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9-22.
被引量:2
10
高兆明.
“分配正义”三题[J]
.社会科学,2010(1):106-11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3
1
魏建.
土地红利的生成与分配:政府的贡献和让渡安排[J]
.东岳论丛,2014,35(1):152-158.
被引量:5
2
曾盛聪.
地利共享、分配正义与政府责任:一个分析框架[J]
.人文杂志,2018,0(10):111-119.
被引量:5
3
陈第华,张忠.
土地红利公共利益属性的现实基础与保障机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1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荣振华.
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启鉴与地方政府责任选择[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0(1):137-162.
被引量:2
2
王力,胡春梅,祝玉坤.
我国“土地红利”的生成与分配机制探析——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视角[J]
.农村金融研究,2014(10):52-56.
3
王梦迪,袁中金,汪亚静.
苏南“土地红利”开发模式演进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6,23(4):74-79.
被引量:1
4
方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奇迹的内涵、归因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2018(8):1-9.
被引量:1
5
杨长勇.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8):8-11.
被引量:1
6
姜海,雷昊.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共识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J]
.南京社会科学,2020(10):16-24.
被引量:3
7
凌家慧,刘红梅.
基于不同分类标准下土地红利的形成[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3):84-88.
8
钱全,尹琳.
乡村地利博弈中情感治理的实践基础与运作机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4):26-34.
被引量:2
9
郭圣莉,徐新明,董玉倩.
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分配效益及其影响因素——21个土地征收案例的比较分析[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5):79-91.
被引量:3
10
张忠,陈第华.
调节土地资本化个人所得溢载中的政府责任[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6):13-20.
1
莫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名家短章警世箴言[J]
.中关村,2013(6):17-17.
2
唐凯麟.
论个体道德[J]
.哲学研究,1992(4):67-72.
被引量:8
3
邓中好.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J]
.冶金企业文化,1998,0(2):26-28.
4
王小锡.
诚信建设的有效路径[J]
.党政干部参考,2014(6):52-53.
5
刘栋.
政府“公共性”回归的逻辑思考[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90-92.
6
苏磊,张志忠.
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
.前沿,2008(11):81-84.
被引量:4
7
高晓红.
伦理“普遍物”与政府公共性[J]
.求索,2007(12):130-132.
被引量:1
8
廖申白,孙春晨.
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与对策[J]
.哲学研究,1997(5):11-19.
被引量:7
9
窦炎国.
关于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J]
.哲学研究,1991(8):69-76.
被引量:4
10
吴秀华.
论伦理道德的经济功能在社会和谐背景下的现实意义[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105-107.
哲学动态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