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舍文学转型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老舍的文学创作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老舍始终坚持思想的自由和文艺的自由。关注底层人物,进行文化批判与国民性剖析。后期老舍紧密配合政策与任务,歌颂新社会,歌颂新中国,努力将文学意识形态化。老舍由一个独立不倚的自由主义作家到努力为政治服务的人民的艺术家,是政治环境变化,身份转型与文化心理三重变奏的结果。
作者 孔艳侠
机构地区 山东科技大学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4-187,共4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战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转型研究"(编号10BZW099)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文学概论讲义·中国历代文说(下)》.《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 2《关于艺术诸问题》.《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37页.
  • 3胡絮青.《<老舍剧作选>再版后记》.《人民日报》.1978年4月21日.
  • 4周扬.《从<龙须沟>学习什么?》.见舒乙编.《老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 5老舍.挑起新担子.新观察,1951,(3):5-5.
  • 6《冯雪峰论文集》(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 7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J].剧本,1953,(5).
  • 8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页.
  • 9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J].剧本,1958,(5).
  • 10老舍.《规律与干劲--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文艺报》.1959年第5期.

二级参考文献30

  • 1李欧梵:《现代中国电影初探》,李欧梵:《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 2陈辉扬:《闲话石挥电影》,陈辉扬:《梦影集》,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l页.
  • 3周芬伶:《张爱玲与电影》,子通,亦清编:《张爱玲文集补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314页.
  • 4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张爱玲:《沉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23,26,25,25页.
  • 5陈子善:《编后》,张爱玲:《沉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282,281-282页.
  • 6张爱玲:《多少恨·前言》,张爱玲:《惘然记》,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 7张爱玲:《(万紫千红)和(燕迎春)》,子通,亦清编:《张爱玲文集补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 8张爱玲:《<亦报>的好文章》,子通,亦清编:《张爱玲文集·补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236页.
  • 9张爱玲:《十八春·出版说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
  • 10刘再复:《张爱玲的文学特点与她的悲剧--张爱玲研讨会的发言稿》,刘绍钧,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41,47,47页.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3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