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耶墨对话——张亦镜的耶墨观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提出的"基督教墨源说"对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卫道"著称的张亦镜从基督徒的立场阐述墨学观,比较耶墨的异同,发现墨子的"兼爱"观与耶稣的"爱人如己"毫无分别,然而,墨学与基督教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即"神人之别"。在此对话过程中,彰显了他的耶墨观的特点:宗教性、包容性、保守性和基要性。但是,正如"基督教墨源说"一样,张亦镜的耶墨对话有简单粗疏之嫌,只是停留在墨学与基督教教义表面上的相似和区别之处,而忽略两者深层的关系。因此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一旦发现墨学理论上的问题,这种耶墨对话也就会渐渐平复下去。
作者 范大明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7-51,共5页 Theory Monthly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第五期)(J50106)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马克锋.梁启超与传统墨学[J].安徽史学,2004(6):27-31. 被引量:2
  • 2蔡尚思,等.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3薛福成.庸庵笔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 4王继学.论晚清中国士人的基督教源于墨学说[J].宗教学研究,2011(2):171-175. 被引量:2
  • 5姜建邦.张亦镜的生平[M].上海:中华浸会书局,1949.
  • 6查时杰,徐宝谦.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M].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83:227-236.
  • 7欧阳佐翔.你应该知道的亚洲圣徒[M].香港:证道出版社,1967:33.
  • 8香港大学.黄月嫦写.《张文开(1871-1931)在二十年代非基督教运动》.1997年的硕士论文.
  • 9朱秀莲.《中国护教者对时代的回应:张亦镜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2001级硕士论文,第36、41页.
  • 10赖品超.佛耶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4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马克锋,刘刚.墨学复兴与近代思潮[J].中州学刊,1991(4):75-82. 被引量:7
  • 2李庆芳.《中国国会议》,转引自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 3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2页.
  • 4郑观应.《盛世危言·传教》,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第410页.
  • 5张自牧.《蠡测卮言》,王锡琪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第11帙,第505页.据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第15册.
  • 6黎庶昌.《拙尊园丛稿》,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影印本,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卷76,第238页.
  • 7鞠普.《<礼运>大同释义》.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179页.
  • 8觉佛.《墨翟之学说》[J].觉民,.
  • 9觉佛.《墨翟之学说》,见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869页.
  • 10鞠普.《(礼运)大同释义》[J].新世纪,1908,38.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