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传播:从延安戏剧运动到“文革”样板戏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群体传播是戏剧具有发生学意义的传播方式。延安戏剧运动发展起来的与现实政治生活内容相结合的戏剧宣传理念、制度化与集体化的戏剧创编传播模式,尤其是通过对类似秧歌剧和说书等不依赖于书写文字的民间表演艺术的借重,形成的不拘场地,不拘整散,不拘专业与业余,不拘说、唱、演、舞等不同表演体式的群体传播特点,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样板戏"改编及传播的滥觞。
作者
鲍焕然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群体传播
延安戏剧
样板戏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孙兰 周建江.十年“文革”文学综论[J].小说家,1999,(1).
2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3
孙晓忠.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
.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赵树理.从曲艺中吸取养料[J]人民文学,1958(10).
2
老舍.由三藩市到天津[J]人民文学,1950(02).
共引文献
32
1
袁盛勇.
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124-141.
被引量:5
2
袁盛勇.
论周扬延安时期文艺思想的构成[J]
.文艺研究,2007(3):54-64.
被引量:9
3
萨支山.
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6):178-188.
4
王建华.
革命视域下的乡村妇女解放——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例[J]
.天府新论,2010(1):127-131.
被引量:5
5
张桃洲.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J]
.文学评论,2010(5):156-164.
被引量:12
6
李军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春节文娱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1(2):92-99.
被引量:7
7
崔瑛祜.
究竟什么是“复合模式”:试探抗战期通俗文学的想象力[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8):11-23.
被引量:1
8
刘景荣.
“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说平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69-70.
被引量:2
9
周星.
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12(2):5-20.
被引量:12
10
毛巧晖.
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J]
.民族艺术,2017(3):94-10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省民,黄来明.
戏曲传播中的碎片化--论《牡丹亭》折子戏及其审美特质[J]
.戏曲艺术,2009,30(1):119-122.
被引量:7
2
施旭升,舒凌云.
审美场的形成与转换——论戏剧传播的媒介特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5):57-60.
被引量:12
3
王鲁鲁.
浅谈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趋势[J]
.戏剧丛刊,2012(4):21-26.
被引量:9
4
李颖.
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影视及戏剧艺术的传播[J]
.戏剧文学,2013(10):132-135.
被引量:3
5
李小菊.
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
.戏剧文学,2017(2):67-75.
被引量:12
6
李金兆.
从电视戏曲真人秀节目看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中华文化论坛,2018,0(6):115-119.
被引量:5
7
赵云波.
网络与戏曲传播刍议[J]
.中国戏剧,2018(10):52-54.
被引量:5
8
王衡.
简析新媒体时代戏曲的边缘化[J]
.传播力研究,2019,3(14):193-193.
被引量:2
9
胡启明.
典型宣传的“碎片化”传播探讨[J]
.中国报业,2012,0(06X):24-25.
被引量:5
10
程宇豪.
融媒体时代戏曲传承发展之路的思考[J]
.新闻世界,2019(4):73-7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宋珊.
延安时期戏剧语言中的异国形象[J]
.山西档案,2018,0(3):167-169.
2
余国煌.
论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策略[J]
.民族艺林,2021(1):113-122.
被引量:3
3
王春阳.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传播的碎片化[J]
.戏曲研究,2015(3):59-6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丹叶.
新媒体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浅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3):171-172.
被引量:2
2
王秀波.
全媒体视阈下萍乡春锣的传播路径与策略探析[J]
.今传媒,2019,27(11):15-17.
3
余国煌.
论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策略[J]
.民族艺林,2021(1):113-122.
被引量:3
4
朱玉婷,蒋月侠.
微时代碎片化传播模式下泗州戏传承发展对策研究[J]
.黄河之声,2021(16):28-30.
被引量:4
5
雷颖瑚,黄娟莲,黄婉钰,许志伟,陆晓珊,董文桃(指导).
与时俱进,别出心裁——论潮剧演员方展荣潮丑表演艺术的中后期特征[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1):62-65.
6
刘桃.
川剧艺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与传播策略研究[J]
.戏剧之家,2023(2):37-39.
被引量:1
7
杨沙沙.
短视频背景下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策略探索[J]
.摄影与摄像,2022(10):158-160.
8
滕婕妤.
广西戏曲的网络新媒体互动研究[J]
.艺术评鉴,2023(13):183-188.
9
宋晨玮.
传统戏曲文化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4):19-21.
被引量:5
10
刘磊,闫劼.
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曲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文艺家,2018(11):109-111.
被引量:1
1
张文睿.
关于“样板戏”的书[J]
.海内与海外,2013(8):68-69.
2
段艳文.
最不堪提的凋零时代[J]
.出版人,2016,0(10):14-14.
3
孙炳祖.
我的手抄本我的珍爱[J]
.社区,2010(29):58-58.
4
卫汉青.
开启文化娱乐新时代[J]
.中关村,2009(7):7-7.
5
章立凡.
真相是船,真话是桨[J]
.同舟共进,2010(6):23-24.
6
朱铁志.
摒弃“高、大、早”之风[J]
.刊授党校,2013(5):1-1.
7
许长军.
“正大综艺”不要等到“寿终正寝”[J]
.新闻传播,1995,0(2):39-39.
被引量:1
8
傅谨.
让什么样的京剧进校园?[J]
.中国新闻周刊,2008(8):74-75.
被引量:1
9
梦扬.
知识分子的无厘头[J]
.全国新书目,2010(5):72-72.
10
成祖秀.
丰富相关知识 提高创编技能[J]
.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9):23-23.
四川戏剧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