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反省“中国风”——论中国式现代性品质的设计基础 被引量:4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性品质是现代设计之功能—美感的集中体现。在功能、物感、意义三要素中,设计现代性的品质特征是物感的凸显。由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学科意识和设计理念是从西学移植而来,移植的视野屏蔽导致在设计理解上对中国传统设计的物感、意义混淆不清。由此之故,大量的"中国风"将物感设计误识为符号挪用,从而使大面积的"中国风"变成了晒古董。这也决定了是物感而不是符号,才是中国式现代性品质的设计基础。现代性物感的出场是一个中国人无法后退、无论挪"古"还是挪"西"都难以代替的艰难的创造过程。在后现代世界的物序格局中,中国式柔性物感的创造性出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 吴兴明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7,共12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69
  •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 3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91,137,91页.
  • 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 5Jean Baudfillard, "After the Orgy", The Transparency of EVIL: Essay on Extreme Phenomena, trans. James Benedict,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3, p. 9, p. 9.
  • 6Mark Poster (ed.),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26, p. 25.
  • 7德里达.《幻影朋友之回归》,胡继华译,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第10页,第10页.
  • 8Jean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trans. Charles Levin, St Louis: Telos Press, 1981, p. 124.
  • 9莫尔斯.《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后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什么样子?》,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 10胡塞尔.《对赋予行为含义特征的描述》,《逻辑研究》第二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1-87页.

共引文献54

同被引文献2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