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Wuhan Finance
共引文献17
-
1李成,王菁.构建预先承诺制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5):2-5. 被引量:7
-
2罗力强.预先承诺方法的本质属性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1):29-33. 被引量:2
-
3陈阳,熊鹏,管媛嫒.美国金融监管预先承诺方法的经验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7(8):59-62. 被引量:2
-
4陈阳,熊鹏.美国金融监管预先承诺方法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23(9):39-43.
-
5孙喆,吴育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3):31-34. 被引量:1
-
6江安琪.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引入预先承诺制的探讨[J].海南金融,2008(1):57-59. 被引量:1
-
7陈思,罗云波,江树人.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68-175. 被引量:45
-
8戴国强,徐龙炳,陈蓉.我国金融业市场风险的表现及管理[J].上海金融,2000(5):8-10. 被引量:3
-
9戴国强,徐龙炳,陆蓉.VaR方法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借鉴及应用[J].金融研究,2000(7):45-51. 被引量:86
-
10戴国强,陆蓉,徐龙炳.度量金融市场风险的VaR方法探讨[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9-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
-
1刘定华,郑远民.金融监管的立法原则与模式[J].法学研究,2002,24(5):108-119. 被引量:21
-
2李国安.全球金融服务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2,19(4):66-75. 被引量:29
-
3温树英.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法律体系[J].政治与法律,2002(1):43-47. 被引量:11
-
4段晓茜.《金融监管法制化刍议》,载《经济法论丛》(第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453页.
-
5吴维,吴春永.《金融自由化·金融风险·金融管制》,见“金融监管网”(http://www.banksupervision.net.)
-
6孙南申.我国金融服务的市场开放与法律调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7(4):89-96. 被引量:2
-
7丁俊.功能性金融监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新方向[J].国际金融研究,2001(3):53-56. 被引量:41
-
8田东文.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及相关法律调整[J].国际经济合作,2001(12):11-14. 被引量:5
-
9韩龙.论WTO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2(1):64-70.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