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践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围绕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培养既具有食品工程技术又兼具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该实践体系包括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创新实践及毕业顶岗实践。
作者
杨爱丽
机构地区
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6期82-83,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卓越工程师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1
王涛,刘美.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10):159-160.
被引量:24
2
秦旻,郭小宏,李红镝.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104-107.
被引量:10
3
刘晓静,张宝善,戴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42-143.
被引量:7
4
姜忠丽,李学军,刘宏鑫,李润国,周振田.
师范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126-12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张彦春.
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24-125.
被引量:10
2
曾卫东,张才乔.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84-87.
被引量:24
3
王昭荣 ,周钗美 ,鲁兴萌 .
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5(4):93-95.
被引量:23
4
高海生,康维民,张红新,梁建兰,姜会.
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4-27.
被引量:43
5
张邦劳 刘晓静.关于食品系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教学研究,2002,58(4):26-28.
6
吴远林.遵循认知规律立足学生发展[EB/OL].http://hsssz.com/.2005-12-03.
7
Donald F Kuratko, Richard M Hodgett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 ( 6th Ed. ) [ M ]. South-Western,2004 : 136.
8
马成荣,徐丽华.校企合作模式研究[Z].江苏省重点课题研究报告,2006.
9
刘武成,王进,王冬梅.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9-112.
被引量:28
10
张飞涟,李昌友,王孟钧.
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1-1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44
1
李旭伟,闫涛,孙海玲.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校实践教育改革模式探讨[J]
.科教导刊,2014(16).
被引量:1
2
张美玲,杨虎清,周存山,王允祥.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20-221.
被引量:10
3
严奉伟,高梦祥,王辰,江洪波.
强化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0,7(4):89-92.
被引量:13
4
李农,孟陆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117-118.
被引量:3
5
胡志伟,叶蓁,徐琦.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
.科教导刊,2012(18):172-173.
6
郭晓丽.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11):38-39.
被引量:9
7
王晓宇,杜国荣,张宝善.
食品包装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
.农产品加工(下),2012(12):135-137.
被引量:7
8
崔永鸿,王文和,韩松.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J]
.科教文汇,2012(10):49-50.
被引量:8
9
曾文杰,宋学臣.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的研究[J]
.科教导刊,2012(34):151-151.
被引量:3
10
李文育,徐永建.
面向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印刷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印刷世界,2013(3):53-56.
同被引文献
89
1
董文明,袁唯,龚加顺,陈韬.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农业教育研究,2007(4):13-14.
被引量:11
2
谢笑珍.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35-38.
被引量:193
3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
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157-160.
被引量:7
4
林朝朋,钟瑞敏,朱定和,肖仔君,刘健南.
以食品中试基地为基础的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2):212-214.
被引量:15
5
张剑,李梦琴,冯勤,艾志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7(6):50-52.
被引量:50
6
周璇,李志峰,谢峻林.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平台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23(2):67-70.
被引量:13
7
胡爱军,张泽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07,10(3):53-55.
被引量:9
8
李志峰,周璇,谢峻林.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平台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110-114.
被引量:5
9
卫跃川,杨国猛.河南专项整治约谈710家食品企业[N].中国医药报,2014-12-24(1).
10
倪莉,张雯,饶平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探索[J]
.福建轻纺,2008(4):10-1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3
1
陈玥舟,张民.
“大工程观”视野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轻工教育,2013,16(6):67-69.
被引量:6
2
王雪艳.
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6):742-744.
被引量:7
3
李先保,杜传来.
基于“卓越计划”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6):62-65.
被引量:2
4
杜传来,李先保.
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4):39-40.
被引量:6
5
高雪丽,郭卫芸,王加华,田莉雯.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J]
.农产品加工,2015(7):79-81.
被引量:7
6
魏好程,倪辉,翁武银,何传波,熊何健,陈发河,刘翼翔,刘光明.
“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5):72-76.
被引量:4
7
范三红,张锦华,李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2017(1):121-123.
被引量:5
8
邢亚阁,许青莲,车振明,马力,Simon X.Yang.
“双导向-翻转-多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J]
.中国高校科技,2017(8):57-59.
被引量:2
9
邢亚阁,车振明,许青莲,袁永俊,陈祥贵,马力.
基于地方产业构建食品工程人才联动培养模式[J]
.食品工业,2018,39(3):281-285.
被引量:6
10
万萍,刘达玉,孙雁霞,郭晓强.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54(2):98-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吕其壮.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2.0”的园林园艺专业群“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5):132-134.
被引量:1
2
杨娜,陈威风,岳晓禹.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
.科教导刊,2019,0(34):46-47.
被引量:1
3
王琳,王春玲.
基于校企合作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
.统计与管理,2014(2):141-142.
被引量:4
4
胡煜,冯明智.
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
.中国轻工教育,2015,18(1):87-90.
被引量:3
5
杨红,肖厚荣,饶睿.
提高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就业质量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290-291.
被引量:1
6
刘成武,洪亮.
浅谈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J]
.机电技术,2015,38(3):142-144.
被引量:2
7
王宝维,葛文华,孙京新,肖军霞,张名爱.
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J]
.管理观察,2015(35):118-121.
被引量:3
8
谢中国,王芙蓉.
应用型本科食品类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6):324-326.
被引量:4
9
伍军,党登峰,敖日嘎,张巍.
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打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J]
.高等农业教育,2016(4):57-59.
被引量:6
10
魏好程,倪辉,翁武银,何传波,熊何健,陈发河,刘翼翔,刘光明.
“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5):72-76.
被引量:4
1
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广泛开展科研活动——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J]
.中国轻工教育,2013,16(6).
2
杨爱丽,白丽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学问,2009(6):4-5.
被引量:1
3
剧柠,张慧玲,刘慧燕.
教学改革在食品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大学教育,2012(6):117-118.
被引量:3
4
孙逊.
多媒体在日语基础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2):79-80.
被引量:17
5
李蕊,张君维.
高职教师顶岗实践实施策略建议[J]
.机械职业教育,2013(1):16-18.
被引量:9
6
陆敏,杭建伟.
高职院校“顶岗实践”的操作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7):55-57.
被引量:3
7
张新,贠亚男,冯如鹤.
基于“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模式下教师素质提高途径探索[J]
.现代企业教育,2012(8):139-140.
被引量:1
8
李国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
.大学教育,2012(3):51-52.
被引量:6
9
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
论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119-120.
被引量:13
10
刘梅,刘晓静.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式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57-25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