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机理的新认识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采后覆岩移动影响带的分布规律和覆岩空间的存在形式,提出了采场覆岩空间守恒定律。根据离层注浆前后覆岩空间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离层注浆的动态减沉模型和减沉机理。认为离层注浆充填了部分离层空间,降低了地表潜在沉陷幅度;注浆材料的作用途径表现在充填作用、支撑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膨胀作用、减缓作用等6个方面;离层注浆的减沉系数与注浆量成正比。
作者
余庆
机构地区
湖南黑金时代辰溪矿业公司
出处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1期448-449,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空间守恒定律
动态减沉模型
减沉机理
地表沉陷系数
减沉系数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1
ВНИМИсдвижениегорныхпородиземнойповерхно-стивгдавнейшихуголъныхбассейнахссср.Москва:углетехидат,1958:72-73.
2
高延法.
岩移“四带”模型与动态位移反分析[J]
.煤炭学报,1996,21(1):51-56.
被引量:82
3
苏仲杰,刘文生,杨伦,于广明.
地表下沉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力学与实践,2003,25(2):45-47.
被引量:3
4
孙艳玲,苏仲杰.
地表沉陷幅度与覆岩离层的关系确定[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3):317-319.
被引量:2
5
杨伦.
对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再认识[J]
.煤炭学报,2002,27(4):352-356.
被引量:42
6
杨伦.
我国首例离层注浆减沉试验的再思考[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1):102-104.
被引量:9
7
徐乃忠,张玉卓.
覆岩离层注浆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00,28(9):1-3.
被引量:16
8
郭建斌,姜岩.
影响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效果的地质因素[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28(5):45-4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彭SS 高博彦 韩持泽.煤矿地层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12.
2
高延法,1991年
3
莫海鸿,1988年
4
高延法,1985年
5
姜岩,地表沉陷控制新技术,1998年
6
Bear J,多孔介质流体力学,1983年
7
苏仲杰.采动覆岩离层变形机理研究[M].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
8
何国清 杨伦 等.矿山开采沉陷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1..
9
煤科院北京开采所.煤矿地表移动与覆岩破坏规律及其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10
齐东洪.论抚顺精原特厚三下采煤的上覆岩层高压注浆减缓地表塌陷技术[A].中国矿山技术经济研究会煤炭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北京:煤炭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35
1
齐庆新,毛德兵,王永秀,解兴智,陈兵.
矿山地质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与控制途径分析[J]
.地质与勘探,2003,39(z2):94-97.
被引量:9
2
朱萌萌,梁啸尘,任禹,张恒.
综放工作面膏体充填条带开采研究[J]
.采矿技术,2013,13(6):17-19.
被引量:4
3
刘贵,刘治国,张华兴,尹润生.
泾河下综放开采隔离煤柱对覆岩破坏控制作用的物理模拟[J]
.岩土力学,2011,32(S1):433-437.
被引量:7
4
张建功,梁卫国,韩俊杰,韩兴华,于永军.
具有膨胀特性膏体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1):15-20.
被引量:9
5
许家林,钱鸣高,金宏伟.
岩层移动离层演化规律及其应用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632-636.
被引量:122
6
刘文生,范学理.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for the technology of controlling surface subsidence by grouting separated layer in overburden at coal min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1,7(1):18-24.
被引量:2
7
郭文兵,邓喀中,邹友峰.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6-10.
被引量:59
8
张庆松,高延法,李术才.
矿山覆岩力学参数的三维位移反演方法研究[J]
.金属矿山,2005,34(9):26-28.
被引量:8
9
朱卫兵,赖文奇,许家林.
粉煤灰与矸石粉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煤炭,2005,31(11):36-38.
被引量:12
10
杨伦.
我国首例离层注浆减沉试验的再思考[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1):102-10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5
1
张乾青,张忠苗.
预埋注浆管堵塞事故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2):3657-3664.
被引量:1
2
王凯.
大掺量煤矸石粉注浆材料的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5,32(2):13-15.
被引量:3
3
马保国,王凯,龙世宗,王信刚,李相国.
煤矸石高效活化剂的研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4(4):520-523.
被引量:6
4
赵德深,苏仲杰,隋惠全,刘文生,范学理.
覆岩离层充填减缓地表沉降实验模拟研究[J]
.煤炭学报,1997,22(6):571-575.
被引量:28
5
高辉,胡良平,郭晋.
如何正确处理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或四因素设计定量资料[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5):539-544.
被引量:4
6
殷锦屏.
村庄下采煤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保护和维修技术[J]
.煤矿开采,2009,14(1):52-53.
被引量:5
7
姜振泉,李雷.
煤矸石的环境问题及其资源化利用[J]
.环境科学研究,1998,11(3):57-59.
被引量:66
8
赵德深,王忠昶,张文泉.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效果的综合评价[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766-769.
被引量:10
9
朱红兵,席凯强.
SPSS 17.0中的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83-288.
被引量:50
10
王新伟,钟宁宁,韩习运.
煤矸石堆放对土壤环境PAHs污染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092-310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王凯.
我国煤矿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研究发展现状[J]
.煤炭技术,2016,35(3):42-44.
被引量:16
2
周治元,沈传波,王志毅.
新义矿业覆岩离层输浆管路缩径机理及防控[J]
.现代矿业,2022,38(9):246-248.
3
冯翊.
开采沉陷控制与钻孔注浆工程实例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22,34(S02):33-38.
4
张勇,王启庆,张育宝,李林哲,袁飞,顾天煜.
粉煤灰煤矸石混合浆液性能试验研究[J]
.煤矿安全,2023,54(3):140-1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吴志臣,庞凯,魏华铭.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成套钻孔施工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2022,54(12):63-66.
被引量:3
2
李星亮,雷武林.
浅析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控制地表沉陷技术措施[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2):27-28.
3
武俊州.
3116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离层充填注浆技术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5):63-65.
4
马功社.
邻位注浆处置井下矸石技术与实践[J]
.陕西煤炭,2022,41(1):61-65.
被引量:3
5
牟兆刚.
覆岩离层注浆工程有关技术问题探讨——以夏店煤矿为例[J]
.中国煤炭地质,2021,33(12):50-55.
被引量:9
6
宋伟,王康,张丝诺.
覆岩离层注浆对地表减沉技术的应用[J]
.采矿技术,2022,22(4):150-152.
被引量:3
7
沈传波.
新义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
.煤炭与化工,2022,45(10):31-33.
被引量:6
8
田瑞云.
极复杂地质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可注性评价技术[J]
.煤炭与化工,2022,45(12):12-14.
被引量:2
9
陈守钰.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控制地面降沉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炭与化工,2022,45(12):31-33.
被引量:2
10
牟兆刚.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可行性初判方法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2023,35(2):53-56.
被引量:5
1
王凯.
我国煤矿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研究发展现状[J]
.煤炭技术,2016,35(3):42-44.
被引量:16
2
契.,ИЛ,王俊德.
在工作面影响带内的采矿巷道围岩的管理[J]
.宝鼎科技,1992(3):51-55.
3
张红兵.
综放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J]
.中州煤炭,2005(1):3-3.
被引量:1
4
马和平.
利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保护耕地资源[J]
.资源.产业,2001,3(8):29-30.
被引量:1
5
王素华,高延法,傅志亮.
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技术的应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453-457.
被引量:5
6
钟亚平.
地下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注浆减少地面沉陷技术[J]
.中国矿业,2002,11(1):41-43.
被引量:3
7
安将文.
断层构造影响带内煤巷顶板全锚索支护研究[J]
.山西焦煤科技,2015,39(A01):37-40.
被引量:3
8
李兴尚,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
条带开采垮落区注浆充填技术的理论研究[J]
.煤炭学报,2008,33(11):1205-1210.
被引量:19
9
李勉,王维德.
断层影响带内巷道稳定性的改善[J]
.世界采矿快报,1994,10(7):11-13.
10
孙艳玲,苏仲杰.
地表沉陷幅度与覆岩离层的关系确定[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3):317-319.
被引量:2
科技信息
2012年 第3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