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职业倦怠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普遍关注,这也是基于其对社会、个人的广泛危害性。高职院校作为育人行业之一,其教师也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而究其来源主要是自身、学校和社会的压力等等。因而,解决这一普遍问题,我们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以利于教师教学和发展。
作者
谢志明
机构地区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2期228-228,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职业倦怠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史金联.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73-175.
被引量:11
2
孙启隆,于萍.
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3):101-103.
被引量:8
3
张俊友.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8):55-56.
被引量:36
4
朱海林.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10-1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凤霞.
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及对策[J]
.教育与现代化,2008(2):50-54.
被引量:11
2
周国君,罗民超.
高校新教师角色转换的困惑及解决策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60-62.
被引量:11
3
张姝.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诊断与预防[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18-20.
被引量:3
4
沈徽青,程雁雷.
如何应对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2):32-32.
被引量:7
5
蔡晓春.浅析高校女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及相关对策[EB/OL].[2008-07-28/2009-04-14]http://www.studa.ne∥Educafion/080728/1012176.html.
6
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46.
7
曾庆可.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J]
.中国成人教育,2008(8):104-105.
被引量:5
8
张洪霞,崔宁.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及对策探析[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3):26-31.
被引量:9
9
杨秀玉,杨秀梅.
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2):56-60.
被引量:337
10
朱龙艳.
21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J]
.煤炭高等教育,2003,21(2):53-55.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55
1
惠献波.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2007(4):12-15.
被引量:7
2
巫秋云.
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08(4):83-84.
被引量:9
3
黄秋燕.
南昌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
.职业,2012(S1):11-12.
4
章学云.
中小学教师高原现象的研究评述[J]
.师资培训研究,2005(3):18-23.
被引量:9
5
谢雪梅.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归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98-101.
被引量:4
6
陈桂基.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6(23):56-57.
被引量:9
7
吴红宇,钟前明.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及解决的可能途径[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65-68.
被引量:8
8
黄淑婷.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8):141-142.
被引量:22
9
蔡君.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96-97.
被引量:1
10
殷佳琳.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3):13-15.
被引量:5
1
张凤芹.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6-28.
2
杨光涛.
试论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的适时变化[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0(21):173-173.
3
吴国建.
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科教导刊,2010(10):119-120.
4
刘兵.
基于不同专业特点的思政课因材施教的方法和途径研究[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461-463.
被引量:1
5
张瑞芳.
高职教学中如何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26):37-37.
被引量:1
6
学生不要过早用手机[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04(6):32-33.
7
严长远.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8-11.
被引量:3
8
黎桂彬.
论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学周刊(上旬),2010(11):188-188.
9
刘小青.
也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8(29):145-147.
被引量:2
10
熊康俊.
发展职业教育的多视角解读[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5-7.
科技信息
2012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