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质量要求
摘要
为了帮助企业执行标准相关规定,阐述了FZ/T12005—2011对普梳涤棉纱线的研制的背景、标准的特点、整体框架和内容结构,并根椐市场现状及新标准对普梳涤棉纱线不断提高的技术规定,对纺纱企业的生产提出相应建议。
参考文献10
-
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FZ/T12005-2011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2中国纺织总会.Fz/T12005-1998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纱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
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GB/T398-2008棉本色纱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GB/T2910.1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l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5中国纺织工业协会.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6中国纺织工业协会.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7中国纺织工业协会.GB/T9996.2-2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8国家纺织工业局.GB/T2543.1-200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
9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ZB/Tw04006.I-1989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本色纱线及染色加工线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
10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i999.
共引文献6
-
1胡英杰,吴爱儿,章友鹤,赵连英,陈根才.制订色纺纱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相关问题简析[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4(2):16-20.
-
2丁曰东,付娟娟.吸收法测定毛巾产品吸水性的不确定度评估[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4(3):48-50.
-
3丁曰东,徐雷,赵桂安,王煦,田金家.谈棉纺织品纤维含量偏差控制[J].棉纺织技术,2015,43(4):53-56. 被引量:2
-
4丁小瑞,孙凯飞,刘琳,马建超,常金.国内外阻燃腈氯纶产品性能对比分析[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5,0(4):44-47.
-
5李彪,李永红.FS220自动验布机的应用及探讨[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6,0(3):55-59.
-
6闫安娥,吴倩,刘晓玉,樊科平,赵勇.称量时间对磨毛家纺产品脱毛率的影响[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6,0(4):43-45. 被引量:1
-
1朱廷南,周廷华.接枝淀粉用于涤棉纱线上浆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纺织科技,1994,23(4):9-12.
-
2甄雁冰.浅析常用床上用品标准[J].中国纤检,2016(9):102-105.
-
3张欢欢,周炜,赵玉珠,田魏成,唐颖.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新旧标准比较分析[J].中国纤检,2017(1):103-105. 被引量:3
-
4黄仲丽,路清.新国标对针织学生服的品质要求[J].针织工业,2010(8):87-89.
-
5于坤.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解读[J].纺织标准与质量,2007(4):30-32.
-
6赵文斌.低支涤棉纱线的棉籽壳去除[J].印染,1997,23(12):14-14.
-
7王柏润.涤棉纱线密度与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J].纺织学报,1989,10(7):19-20.
-
8王丽敏,丁欧.纺制高强低伸骨架材料的工艺技术探讨[J].江苏纺织,2005(1):43-44.
-
9孙海蓝,朱加平.毛羽与钢领、钢丝圈型号的关系[J].棉纺织技术,1997,25(1):43-45. 被引量:2
-
10甄雁冰.浅析FZ/T 81021-2014《机织泳装》[J].中国纤检,2015(1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