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我国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标准——以《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和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和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非法实物证据应具备"收集证据违反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三个条件。判断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书证、物证是否应当排除,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技术适用问题,更多的需要司法机关根据社会治安形式的动态变化,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之间找到进行取舍,实现多种价值的动态平衡。对于收集书证、物证过程中存在的程序违法行为,如果没有违反宪法或刑事诉讼法的原则性规定,没有实质性的侵害被告人合法权益,则不宜界定为取得证据"非法";对于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判断,应从违法收集证据的严重性和排除非法证据对国家利益损害程度来权衡,要根据具体案情,衡量各方面的情况后决定非法实物证据是否可以采纳。对违反法定程序而取得,但却并非重大违法,并未侵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取得的证据,可以补正或合理解释,也可以接受。
作者 李忠勇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基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项目"刑事诉讼瑕疵证据运用问题实证研究"(YX1101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3

  • 1左卫民,刘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与完善[J].法商研究,1999,17(5):12-14. 被引量:48
  • 2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24(4):96-104. 被引量:138
  • 3[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 4曹晓乐.《原交通局长涉贿被刑讯逼供?法庭首启程序调查》,载《成都商报》2010年8月19日第10版.
  • 5[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毕小青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2页.
  • 6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第77条.
  • 7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第184条.
  • 8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第22条.
  • 9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1项的规定.
  • 10《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2条.

共引文献255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