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都江堰平原灌区天然河道综合保护对策——以油子河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大部分地区天然河道存在土质河道日益萎缩,水质下降、水环境承载力小的现状,针对天然河道不可替代的行洪和景观作用,近年来都江堰灌区加大了以节水改造为主的续建配套建设步伐,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提出河道整治、生态恢复、景观营造的一体化的综合保护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景观、环境、生态与效益的结合。
作者
胡灵之
吴章彬
机构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水务局
出处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第10期63-65,共3页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都江堰
河道
保护
油子河
分类号
TV13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曹叔尤,刘兴年,黄尔,杨克君,杨奉广.
汶川地震灾区河道修复重建研究综述[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5):1-9.
被引量:8
2
董慧峪,强志民,李庭刚,尹澄清.
污染河流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8):1577-1582.
被引量:25
3
张震宇,陈强富,张展羽,夏继红.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55-56.
被引量:39
4
刘奇葆.
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 大规模推进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
.中国水利,2009(3):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王荣昌,文湘华,景永强,钱易.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河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2004,25(S1):67-69.
被引量:16
2
张建春.
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43-146.
被引量:136
3
董哲仁.
河流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J]
.水利学报,2009,39(2):129-137.
被引量:80
4
梁军.
地震堰塞湖对山区河流的影响与综合治理[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6):13-17.
被引量:7
5
王淑梅,王宝贞,金文标,曹向东,薄涛.
城市污染河流水质原位综合净化技术[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21(4):1-4.
被引量:13
6
高永敏,许士国.
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J]
.中国水利,2004(14):53-55.
被引量:19
7
姜安玺,韩晓云,何丽荣.
投加复合耐冷菌提高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2(1):5-7.
被引量:7
8
王兴奎,曲兆松,张尚弘,郑钧.
都江堰防洪方略探讨[J]
.水力发电学报,2005,24(4):31-35.
被引量:3
9
何旭升,鲁一晖,章青,李文奇,马锋玲,王少江.
河流人工强化净水工程技术与净水护岸方案[J]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1):26-29.
被引量:19
10
杨文和,许文宗.
以人为本 回归自然 实践生态治河新理念[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1):23-25.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70
1
赵华菁,戴晶晶,金炜.
南通城区文峰水系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策略与创新[J]
.水利水电技术,2019,50(S02):138-143.
被引量:3
2
贾胜勇,张伟,马晓力.
高校环境类学科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动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2022(33):23-26.
3
庞志华,林方敏,卢萃云,谌建宇,林伟仲.
组合工艺修复受污染河水的模拟河道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83-87.
被引量:4
4
齐鹏云,吴先超,熊竹阳.
永安河河道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J]
.工程与建设,2010,24(5):632-633.
5
刘亚亮,祝遵凌.
新农村绿地景观建设研究进展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5):47-50.
被引量:6
6
汤金顶,严杰.
浙江省平原河道生态修复模式初步研究[J]
.浙江水利科技,2011,39(3):1-2.
被引量:1
7
叶成权,樊广燕,叶娟.
大溪河鸭江镇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2012,14(3):175-176.
8
黄廷林,王堃,李娜,刘婷婷.
原位投菌技术修复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256-2260.
被引量:7
9
刘波,杜旭,王国祥,张利民,凌芬,周锋,许宽,严军.
仿生植物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0):16-19.
被引量:1
10
刘海洋,夏继红,陈永明,韩玉玲,王为木,胡玲.
农村区域河岸带生态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23-2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1
1
Hou Dibo, Song Xiaoxuan, Zhang Guangxin, et al. An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urba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Chi- na's experience [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3,20 (7) :4496 - 4508.
2
张震宇,陈强富,张展羽,夏继红.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55-56.
被引量:39
3
王少丽.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农田排水研究新进展[J]
.水利学报,2010,40(6):697-702.
被引量:30
4
许继军,刘志武.
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探讨[J]
.人民长江,2011,42(9):23-27.
被引量:19
5
汤金顶,严杰.
浙江省平原河道生态修复模式初步研究[J]
.浙江水利科技,2011,39(3):1-2.
被引量:1
6
李铁光,宋实,潘丽雯.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82-83.
被引量:24
7
刘海洋,夏继红,陈永明,韩玉玲,王为木,胡玲.
农村区域河岸带生态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23-26.
被引量:6
8
贾更华,颜志俊,王元元,诸发文.
太湖流域农业节水减污实地试验研究[J]
.人民长江,2013,44(3):81-84.
被引量:3
9
李平,王晟.
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J]
.环境工程,2014,32(3):75-79.
被引量:32
10
左晓霞.
浅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J]
.湖南水利水电,2014(3):72-7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胡灵之,张爱平,王敏.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模式初探[J]
.人民长江,2014,45(12):16-18.
被引量:10
2
王海洋,高芳岚,张哲铭.
基于重构生态功能的农村生态河道治理[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4(2):154-15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贾冬梅.
关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126-127.
被引量:8
2
严涛,王兴建.
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评价及措施规划研究[J]
.人民珠江,2017,38(1):83-86.
被引量:3
3
杨毅,李成乐,李跃,梁英.
成都市饮用水源地典型内分泌干扰物时空迁移转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5):118-123.
被引量:3
4
商正松,孟凡丽,王程程,Qiu Ruzhi.
松柏山水库污染源调查分析[J]
.环保科技,2019,25(4):49-52.
被引量:1
5
朱兰花.
关于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35):44-45.
被引量:1
6
庞淼.
新发展理念下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与创新——以成都市“西控”区为例[J]
.农村经济,2020(6):99-105.
被引量:1
7
彭月.
新形势下针对饮用水水源地略议其保护策略[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6(6):29-30.
被引量:2
8
姚力铭,张振丹,孙杨.
基于生态理念的河道优化设计思路探析[J]
.水利技术监督,2022(7):101-103.
被引量:6
9
高进长,李强林,邱诚,肖秀婵.
饮用水水源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以成都市徐堰河、柏条河水源地为例[J]
.环境影响评价,2023,45(1):117-124.
被引量:1
10
张言彬.
皖北地区河沟生态养殖发展策略[J]
.黑龙江水产,2023,42(2):146-148.
1
蓝青.
解决都江堰平原灌区旱片区用水问题的非工程措施[J]
.四川水力发电,2014,33(2):77-79.
2
汤传波,李国贤,冯瑜.
都江堰平原灌区跨河建筑物水毁成因及应对措施[J]
.四川水利,2012,33(1):58-60.
3
李青.
提高橄榄坝水库水位对景洪城市景观作用的探讨[J]
.云南水力发电,2007,23(3):5-7.
4
黄向向.
滨水区域景观营造中的水文化探析——以秦岭北麓西安旅游环线为例[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5):33-36.
5
孙东坡,何书会,赵立敏,郭秀瑞,严军.
基于和谐理念的毗邻城市河流综合治理[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3(1):14-19.
被引量:2
6
陈丽华,余新晓,王礼先.
北京市生态用水的计算[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16-118.
被引量:11
7
王峰.
城市雨水资源景观利用设计[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580-583.
被引量:2
8
庄晓敏,董建文,詹卫华.
水利风景区中水域景观营造研究[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32(1):75-78.
被引量:2
9
汤青峰,沈巍.
景观在城市内河综合整治中运用的重要性探析[J]
.广东化工,2014,41(14):178-179.
10
李广红,刘林岐.
浅析芦苇型人工湿地在渭河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
.陕西水利,2013(1):119-121.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