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工持股计划与股票期权计划——中国企业激励之路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就职工持股计划 (简称ESOP)与股票期权 (StockOptions)计划在国际国内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且研究了职工持股制度与将股票期权提供给企业员工与其经营者所产生的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研究了在中国国企中实施职工持股制度与股票期权制度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实施这些方法的政策建议及注意事项。
作者
陈朝龙
阎庆民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5-68,共4页
Finance & Economics
关键词
持股计划
股票期权
中国
企业
激励机制
分类号
F27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惠双民.
一个开放的公司治理理论:强制激励与诱致激励──一个完整合约的表述[J]
.南开经济研究,1999(3):25-29.
被引量:5
2
闫伟.
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J]
.经济研究,1999,34(2):3-12.
被引量:82
3
冯柔.
解决国企经营者权益和风险失衡问题的思考[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6):25-27.
被引量:1
4
郑纯选.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
.财经研究,1998,24(5):27-31.
被引量:12
5
于亚文.
激励与约束:现代企业制度机制初论[J]
.当代经济研究,1997(6):50-51.
被引量:2
6
熊胜绪.
论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利益激励和市场约束[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5):39-4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杜学芳.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理动力机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4):11-19.
被引量:4
2
杨小凯.
企业理论的新发展[J]
.经济研究,1994,29(7):60-65.
被引量:65
3
张春霖.
存在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及其应用中的问题[J]
.经济研究,1995,30(8):3-8.
被引量:143
4
芮明杰,赵春明.
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工业经济,1997(2):61-66.
被引量:23
5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
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中文本)..
7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6..
8
科斯.财产权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6..
9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商务印书馆,1996..
10
石磊.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结构与制度改进[J]
.管理世界,1997,13(2):125-132.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98
1
张伯超,靳来群.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的影响——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率“适度区间”的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2020,0(1):74-91.
被引量:19
2
廖晓明,罗文剑.
从道德角度透视公共权力主体与反腐败[J]
.中国市场,2006(14):74-75.
3
陈敬珍,佟成生,吴俊.
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财务机制研究[J]
.商业研究,2002(24):43-45.
4
武砺兴.
孔子生卒时间考识[J]
.社科纵横,2002,17(1):56-56.
5
邵强,李友俊,王立敏.
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
.管理科学,1999,15(3):46-48.
被引量:3
6
刘柯杰,郝俊操,高俊山.
公司中的代理问题和经理激励约束机制[J]
.南开管理评论,1999,2(2):21-23.
被引量:10
7
刘俊.
债转股、股权激励与国企改革[J]
.财经科学,2000(S1):16-17.
8
耿同劲.
国有企业经理机会主义倾向的博弈论解释——一个混合对策框架[J]
.经济评论,2004(4):90-94.
被引量:2
9
朱红军.
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J]
.经济科学,2004(4):82-92.
被引量:68
10
周其明,汪淼,任宏.
“围标”行为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1):108-11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8
1
黄永碧,樊霞.
企业文化对高科技企业发展作用的探讨[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23-24.
被引量:2
2
于吉.
聚焦职工持股[J]
.企业管理,2004(3):6-13.
被引量:8
3
陆明.
略谈“职工持股”的利与弊[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18(6):61-63.
被引量:1
4
周清杰.
浅谈职工持股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启示[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4):18-20.
被引量:4
5
王亚平.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政策建议[J]
.财经问题研究,2000(3):56-62.
被引量:15
6
施东晖.
经理期权计划在美国公司的兴起和影响[J]
.世界经济,2000,23(7):63-67.
被引量:45
7
韩经纶,钟耕深.
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人才陷阱”与出路[J]
.经济问题,2000(6):10-13.
被引量:12
8
陈太福.
知识经济与生产方式的变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12-18.
被引量:3
9
刘静.
股票期权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外管理导报,2000(11):31-32.
被引量:1
10
王玉霞.
经理层期权激励计划的可操作性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1(3):35-3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荣宏.
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期权激励机制的障碍与对策[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1):134-136.
2
王树文,彭振胜.
实施股份期权激励 促进民营企业成长[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S3):190-192.
被引量:1
3
陈宁.
论职工信托持股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1):15-16.
4
叶霞.
中小IT企业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6):44-45.
被引量:1
5
朱栋梁.
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按“知”分配的新模式[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0):24-2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汪华林.
基于知识管理提升民营企业竞争能力[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69-172.
被引量:3
2
张镜文.
浅析研发人员激励机制——以X能源研究院为例[J]
.商业文化,2022(13):75-77.
1
刁立双.
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方式与实施成功要素探讨[J]
.中国经贸,2015,0(21):216-217.
2
彭烈辉.
中小企业如何正确实施CRM[J]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5,8(6):91-95.
3
高毓芳.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分析[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1):78-78.
4
毛盼盼.
股权激励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0(4X):21-21.
被引量:3
5
刘珊.
中西MBO差异及问题探讨[J]
.科学与管理,2005,25(3):54-56.
被引量:2
6
李晓红.
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实施MBO的理性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1):92-94.
被引量:2
7
刘法港.
对国内实施MBO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4X):56-56.
被引量:1
8
陈海烽.
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风险分析及建议[J]
.才智,2008,0(20):123-123.
9
向虎,张文昕.
MBO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探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6):27-29.
被引量:1
10
黄景贤.
浅析整合供应链探索同城物流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2(32):104-104.
财经科学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