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间美术欣赏系列之七江苏民间美术欣赏——南通板鹞

Appreciation of whistling kites in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干余年的历史。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风筝在古代被称为“鹞”或“鸢”。据史料记载,“鸢”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由此不难看出木鸢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且有可能是战争之时用于作战。汉代起也称其为“鹞子”。在江苏南通民间有关于韩信、张良放飞“鹞子”的传说,说的是这两位古人制作了一具“铁鹞子”,大且牢固,用铁索放飞,上能乘人。一次,张良坐铁鹞,从通州(南通古称)江边十万步荡(地名),直飞到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故乡。他见地上有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在芝麻田里削草,便唱起了一首调情的山歌。但田里削草的不是别人,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另一个是他的亲生女儿。张良又羞又愧,身子一晃,从铁鹞子上跌落下来,摔死在西子湖里。据说西子湖枯水时节,还能看到铁鹞子。五代时,在纸鹞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古筝鸣响,才开始正式命名为“风筝”。从地域匕看,风筝起源于江苏北部,是苏北民间工艺的卓越创造。随着历史的发展,风筝从长江以北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据清光绪年间的《通州直隶州志四卷·民斌志》载:“风鸢,出自如皋,自草虫、鱼鸟,以至仙佛,无所不具,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叠藏之。”《瓶湖懋斋记盛》有云:“风筝放飞时节,江海之滨,蓝天之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大小不一的风筝比高竞翔,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作者 严抒勤
出处 《中国美术教育》 2012年第5期90-93,共4页 China Art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季念诒,沈镩.(清)通州直隶州志四卷·民赋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