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金刚经》中福德、功德、无相境界之探究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修行者在"不住于相"的生活实践中将福德转化为功德,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现心境的"无相境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智慧。无相境界,是最能够清净身心、消除烦恼、获得生命的宁静与安逸,从而在根本上它是增进人类福祉推进文明进步的一种精神动力。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88-91,共4页 GuanZi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成果:<组建空性理论体系--兼为量子论发展提供哲学背景>批准号:07JD720001(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骆继光.佛教十三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204.
  • 2曾军雄.论《金刚经》的“无住”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22-24. 被引量:3
  • 3丁福保.佛学大词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 4张治江,成刚.佛教文化[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75.
  • 5江小涛.金刚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35、46,83、96、50、64、90、46,64,18,24、66.96,27,30、31,94、31,36,42,48,49,49,49、55、55,68、75,78,78,78,80,83、84、92、97,92,94、49、78、87.
  • 6惟贤.般若与人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4

  • 1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篇)[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102.
  • 2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10.
  • 3圆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98.
  • 4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165.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19

  • 1何元国.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子的“德”之比较[J].中国哲学史,2005(3):47-55. 被引量:7
  • 2[台湾]南怀谨讲,刘雨虹记.金刚经说什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左传·桓公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1页.
  • 4丁为祥.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J].中国哲学史,2007(4):11-21. 被引量:32
  • 5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华大藏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6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 7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 8达摩岌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 9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华大藏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10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