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应物:苏轼文道的新变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与文道关系历来都是散文学的核心命题,道的变化引起文道关系的变化,文道关系的变化带来散文学的变化。苏轼之所以能在韩愈、欧阳修之后另立高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韩、欧之道有了新的发展,赋予了道以新的内涵。苏轼之道不再是纯粹的儒道,也不是儒佛道的简单叠加,而是应物、观物、寓物、游物之道或者简称为应物之道。应物之道意谓道在万物之中,人需要寓物方能体道,人在物中,但又不能有物,也不为物所有。这是一种多元的道,也是一种自我的道,快乐的道。明白了苏轼的道,也就基本明白了苏轼的散文学。
作者 罗书华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128,共6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散文学史>(01JAZJD750.11-4404)节选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3

  • 1苏轼.《答毕仲举二首》.《苏轼文集》第五册(卷56),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71页.
  • 2苏轼.《与参寥子二十一首》.《苏轼文集》第六册(卷6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59-1860页.
  • 3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第八册(卷48),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1页.
  • 4苏轼.《陈太初尸解》.《苏轼文集》第六册(卷7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22页.
  • 5苏轼.《和陶神释》.《苏轼诗集》第七册(卷42),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07页.
  • 6苏轼.《与王庠书》.《苏轼文集》第四册(卷49),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2页.
  • 7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苏轼文集》卷4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27页.
  • 8苏轼.《与子由弟十首》.《苏轼文集》第六册(卷60),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34页.
  • 9苏轼.《放鹤亭记》.《苏轼文集》第二册(卷1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0页.
  • 10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苏轼诗集》第二册(卷8),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72页.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