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浙江图书馆藏《原本玉篇零卷》试印本考述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浙江图书馆藏《原本玉篇零卷》,保存了大量主事者批校手迹,系极为稀见的《古逸丛书》试印本之一。本文在详细著录该书版本特征的基础上,辩明其底本来历及刷印时间,考证其批校体例和校改工序,总结其校记的内容、价值,并解释了批校者的身份问题。
作者
蒋鹏翔
机构地区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5,共10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关键词
原本玉篇零卷
古逸丛书
试印本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1
梁·顾野王.《原本玉篇零卷》卷末,清光绪十年《古逸丛书》本.
2
顾野王.《续收原本玉篇》卷端,清光绪十年《古逸丛书》本.
3
《原本玉篇零卷》系部末叶.
4
清·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三,清光绪二十三年邻苏园刻本.
5
贾二强.《古逸丛书考》,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1986年,页29.
6
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第128页下栏.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
7
《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第13页.
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七,中华书局,1975年,页1451.
9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宋·郑樵.《通志》卷六四,页764,中华书局,1987年.
共引文献
5
1
贾忠峰.
宋本《玉篇》异体字音符换用考[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4):31-35.
被引量:2
2
张涛.
三礼馆辑录《永乐大典》经说考[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6):98-130.
被引量:13
3
倪源.
《王力古汉语字典》同源字部分指瑕[J]
.汉字文化,2012(5):53-57.
4
范春义.
“传槽病”究竟是什么病?[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2):157-159.
被引量:1
5
孙志豪.
开封方言词语本字十则[J]
.汉字文化,2016(4):27-3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7
1
杨秀恩.
《玉篇残卷》等五种材料引《说文》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8-32.
被引量:1
2
徐在国.
《原本玉篇残卷》中的籀文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1):81-85.
被引量:8
3
朱声琦.
从《玉篇》看舌上音知系声母的产生[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82-86.
被引量:7
4
阎玉山.
原本《玉篇》反映的南朝时期的语言特点[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62-68.
被引量:6
5
欧阳国泰.
原本《玉篇》残卷声类考[J]
.语言研究,1986,6(2):47-52.
被引量:9
6
胡吉宣.
唐写原本《玉篇》之研究[J]
.文献,1982(1):179-186.
被引量:5
7
冯方.
《原本玉篇残卷》征引《说文·言部》训释辑校(一)[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6):93-95.
被引量:3
8
姚永铭.
顾野王之《说文》研究索隐[J]
.古汉语研究,2002(1):24-27.
被引量:1
9
杨超.
《玉篇》在辞书编纂史上的贡献[J]
.辞书研究,2005(4):168-172.
被引量:8
10
周录.
《原本玉篇文字研究》若干问题商兑[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2):37-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贾忠峰.
《玉篇》文献学、辞书学研究综述(2000—2016年)[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33(3):91-97.
被引量:2
2
吕浩.
原本《玉篇》残卷补论[J]
.古汉语研究,2022(1):117-125.
被引量:1
3
吕浩.
原本《玉篇》残卷补论[J]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6):109-11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余光,胡云怡.
2017年文献学研究进展[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5):1-10.
被引量:1
2
黄玮,冉启斌.
古今典型辞书中汉语基本核心词义项数量的变化[J]
.语文学刊,2023,43(5):28-39.
3
蔡欣然.
汉字注音特点与字典辞书文献来源考察——以《新撰字镜》注音从邪混切为例[J]
.古汉语研究,2024(1):78-93.
1
曹旅宁.
宋刻本《说文》真有大小字本之别吗?[J]
.读书,2014(1):173-175.
被引量:1
2
陈东辉,彭喜双.
《〈古逸丛书〉本〈尔雅〉之底本辨析》商榷及释疑[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67-69.
3
作品集[J]
.全国新书目,1994(1):75-75.
4
叶霜.
《古逸丛书》刊刻述要[J]
.贵州文史丛刊,2003(4):70-72.
被引量:1
5
韦雯.
析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热”现象[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5):58-59.
被引量:1
6
高荆梅.
浅谈利用避讳鉴定版本[J]
.文学教育,2009(5):87-87.
7
周淑英.
正确认识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关系——也论“图书馆员第一”与“读者第一”[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4):57-58.
被引量:8
8
陈东辉.
《古逸丛书》及其文献价值[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3(3):19-25.
9
陈艳华,赵庆禹.
吉林省图书馆古籍珍品叙录[J]
.当代图书馆,2005(1):65-66.
10
时永乐,任慧芳.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失误七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83-86.
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