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控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心理性问题行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甚大,本文探讨了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产生的诱因以及必要的教育干预,旨在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提供某些依据和帮助。
作者
朱观明
储玲
机构地区
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
安徽马鞍山二十中
出处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1-65,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关键词
中学生
攻击性行为
教育控制
成因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郑希付.
中学欺侮行为现状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1):73-76.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今后政府对卫生事业如何投入财政部明确财政供应范围[N].健康报,1999-11-16.
2
Whitneyl,SmithPK.Asurveyofthenatureandextentofbullyinginjunior/middleandsecondaryschoolEducationalResearch,1993:35(1)
3
SmithPK.Levan.Perceptionsandexperiencesofbullyinginyoungerpapil.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5:65
4
SmithPK.Thesilentnightmare.ThePsychologist,1991
5
MenesiuiE,etal.Cross-nationalComparisonofchildren'sattitudestowardsbtlly/victimproblemsinschool.AggressiveBehavior,1997:23
6
SharpS.SmishPK.Howtotackleschoolbullying.1996
7
ThompsonD.Bullyingofchildrenwithspecialneedsinmainstreamschools.SupportforIearning,1994:9(3)
8
BowerL,Sm:thPK.Perceivedfamilyrelationshipsofbullies,victimsandbullying/victimsinmiddlechildhood..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1994,11
9
WhitneyI,SnithPK.Asurveyofthenatureaudextentofbullyinginjunior/middleandsecondaryschools.EducationalResearch,1993:35
共引文献
20
1
周佳,杨明东.
卷入欺负行为各角色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2014(12).
2
宋德婷,谢广田.
杭州市低龄儿童语言暴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2(3):56-61.
被引量:4
3
武立民.
小学生欺负行为状况[J]
.邢台学院学报,2004,19(3):90-92.
被引量:1
4
朱观明.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控制[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6):22-24.
被引量:6
5
李娟,李晓红.
高职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74-78.
6
乔毅娟,星一,季成叶,张琳.
中国18省市城市中学生欺侮行为流行现状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44-447.
被引量:28
7
武萌,陈洪岩,郑希付.
小学生对于欺负/被欺负问题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
.心理研究,2010,3(4):81-84.
被引量:12
8
尹绍清.
高校学生间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84-88.
被引量:1
9
尹绍清.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860-861.
被引量:15
10
周海咏.
学校欺负行为的综合干预[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98-198.
<
1
2
>
同被引文献
5
1
夏心杰.
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与预防策略[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78-80.
被引量:4
2
荆光辉,张子沙,肖水平.
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探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8(2):14-21.
被引量:22
3
徐静.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EB/OL].www.188mb.com/NewInfor/html/50416.htm.
4
姜科跃.
青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与矫正[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20):26-26.
被引量:4
5
张素霞.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J]
.体育学刊,2003,10(3):50-51.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2
1
孙树滨.
探悉及研究体育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J]
.体育世界,2009(4):8-9.
2
王建强.
体育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归因及预防策略[J]
.天中学刊,2009,24(2):98-99.
1
罗有岩.
作文教学程序新探[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8(3):19-19.
2
谢映,侯其强.
论羞愧感、自卑感在贫困生中的恶性循环及其教育控制[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102-105.
被引量:5
3
马会梅.
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04-206.
被引量:3
4
何燕粉.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J]
.领导科学论坛,2014(8):39-40.
被引量:1
5
王优.
五年制幼师生失范行为及其教育控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33-34.
6
张春华.
加入全球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2,18(4):5-6.
7
王丽红.
游戏与学会“自我成长”[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0):216-216.
8
金钧.
“分秒必争”的教育并不是真的教育[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8):8-8.
9
马和民.
学生失范行为及其教育控制[J]
.全球教育展望,2002,31(4):70-73.
被引量:29
10
蔡晓敏.
对课堂教学的动态化思考[J]
.内蒙古教育,2009(24):18-18.
<
1
2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和
卢德勋
王洪荣
谭支良
朱伟云
王敏
方茜
王荣
陈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江南大学
同济大学
相关主题
挥发性脂肪酸
高压液相
低分子
色谱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