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命的忧思与本真的追求——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消极没落,而是一种积极探讨人生意义与本真生活的哲学。当世人在错误观念的导引下,纷纷堕入物欲的追逐与观念的纷争之中,以致社会动乱不堪,生命本真的意义完全被遮蔽与破坏。庄子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窥视到人类异化发展的趋向,并用批判的手段不断揭露出社会发展过程中违背人性的方面,试图由此来唤醒人类被遮蔽的本性,使人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家园。
作者
周黄琴
机构地区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中山大学
出处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102-107,共6页
Chuanshan Journal
关键词
物欲
相对
本真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郭庆藩.《庄子集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83页.
2
郑林选编.《智慧花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320页.
3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4
王先谦.《荀子集解》[M].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53页.
5
张松辉,张海英.
论庄子灵魂不死思想[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96-100.
被引量:9
6
郁建兴,王新华.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4(4):22-3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礼记·檀弓下》,《礼记集解》卷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上册,第294页.
2
《礼记·祭义》,《礼记集解》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下册,第1219页.
3
《礼记·郊特牲》,《礼记集解》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中册,第715页.
4
《文子·自然》,《文子疏义》卷八,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61页.
5
《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51页.
6
《庄子浅注》(修订本),中华书局Z000年版,第18页.
7
《论衡·纪妖篇》,中华书局《论衡校释》1990年版,第3册,第918页.
8
《文子疏义》卷四,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5页.
9
《庄子集释》卷三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226-228页.
10
《庄子·刻意》,中华书局《庄子集释》1961年版,中册,第539页.
共引文献
23
1
许冰梅.
浅析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J]
.法制与社会,2006(18):178-179.
2
何琴英.
论明前期士人的生命观[J]
.作家,2011(2):141-142.
3
陈鹏飞,邹小燕.
试论庄子的入世精神[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8-20.
被引量:3
4
杨雨,白寅.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体悟型思维[J]
.学术界,2006(3):73-77.
被引量:1
5
周立梅.
论庄子心物观中的自由精神[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8-10.
6
高旭.
“生的桎梏”与“死的超越”——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内在性困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17.
7
王海艳,谈永珍.
庄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4):38-40.
被引量:1
8
张登巧,周开扩.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启示[J]
.湖南社会科学,2010(1):27-30.
被引量:1
9
李炳海.
《荀子·成相》的篇题、结构及其理念考辨[J]
.江汉论坛,2010(9):89-93.
被引量:4
10
王荣花.
生的尊严——庄子生命价值观再探[J]
.沈阳大学学报,2010,22(3):46-4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郑林.智慧花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3
韩秋红,王艳华,庞立生.现代西方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4.
4
吴承笃.
栖居与生态——“诗意地栖居”的生态意蕴解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6):63-6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刘诗贵.
海德格尔从“非本真的存在”走向“本真的存在”[J]
.宁夏社会科学,2016(3):25-2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健翔.
活着的意义——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的解读[J]
.红河学院学报,2020,18(3):139-141.
被引量:1
2
窦文娜.
论《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的艺术特征与哲学意蕴[J]
.戏剧文学,2021(7):86-89.
3
罗俏鹃,雷家琪.
此在沉沦与本真向善——论《大海啊,大海》中“向善而生”的生存本质[J]
.外语教育研究,2023,11(4):63-69.
4
李志豪.
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教育框架设计与探讨——基于存在主义视角的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24,45(14):32-36.
1
刘诗贵.
海德格尔从“非本真的存在”走向“本真的存在”[J]
.宁夏社会科学,2016(3):25-28.
被引量:4
2
高懿德,李文义.
无为而无不为──评老子的救世方略[J]
.临沂师专学报,1996,30(5):12-14.
3
张颖.
庄子文艺思想中的“真”与“美”[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1):92-94.
4
叶虹.
论实事求是的求真、趋善、臻美三层面[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1):21-25.
5
本真生活-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艺术与设计专场[J]
.收藏投资导刊,2013(20):39-40.
6
李伟.
德沃金是如何解决当代道德哲学困境的[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4-78.
被引量:1
7
江怡.
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
.文史哲,2004(3):125-133.
被引量:4
8
王文晶,王春光.
真善美的统一与对后现代性的反思[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127-129.
被引量:6
9
胡军.
儒家的人文本质(下)[J]
.中国政协,2009(9):90-92.
10
鲍金锁.
社会动乱与人生观——魏晋士人人生观剖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3,11(2):25-29.
船山学刊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