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解“廖承志时代”:战后中日关系的传播政治学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如何理解"廖承志时代"这一问题做出有历史过程研究和社会科学分析根据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找到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逻辑及其问题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学意识,通过以人物线索而进行的"人民外交"史研究,尝试思考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中日关系特征的国际政治研究新范式,即以基于实证的传播政治学分析,取代从理论概念出发的传统国家行为权力政治分析。本文还对"廖承志时代"所遗留的历史问题进行了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刘建平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4,共7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伊藤律.「伊藤律回想绿--北京幽开二七年」文芸春秋、1993年、22と66页.
  • 2廖承志.《接见日本社会党政策审议会代表团的谈话》(1960年8月11日),《廖承志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页.
  • 3廖承志.《廖承志关于日侨回国谈判情况给毛泽东的报告》(1953年2月24日),《廖承志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215页.
  • 4王效贤.跟随廖承志开展对日工作[J].中共党史资料,2006,0(2):88-99. 被引量:6
  • 5《我红十字会代表团与日本代表团就协助日侨回国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人民日报》,1953年3月8日第4版.
  • 6王石麟.《参与侦讯日本战犯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改造战犯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第215-216页.
  • 7李甫山.《侦讯、起诉与免诉日本战犯经过》,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改造战犯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第215-216页.
  • 8刘建平.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初期的对日外交[J].国际政治研究,2008,29(4):147-163. 被引量:4
  • 9《祝贺中日两国工人阶级友好团结的新发展》,载《人民日报》,1958年10月5日,第3版.
  • 10王濯非.《审判日本战犯采访回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改造战犯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191页,第215-216页.

二级参考文献89

  • 1刘建平.“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上)[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5):78-86. 被引量:8
  • 2张香山.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J].日本学刊,1997(5):3-17. 被引量:28
  • 3《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第三版《上海三影片公司订今年制片计划》.
  • 4岡部達味.「中国の对外戦略」.東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63-54頁.
  • 5毛裡和子.「日中関係 戦後から新時代ヘ」.岩波書店.2006年,21頁.
  • 6岡部達味.「中国の対日政策」.東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43-44頁.
  • 7不破哲三「日本共產党にたぃする干涉と内通の記録——ソ連共產党秘密文書から下」.新日本出版社,1993年,326-338頁.
  • 8清水美和.「中国はなぜ「反日」になつたか」,文芸春秋、平成17年、79と102頁.
  • 9毛里和子.「日中関係戦後から新時代ヘ」.岩波書店,2006年.vi頁.
  • 10不破哲三.「日本共產党にたぃする干涉と内通の記録--ソ連共產党秘密文書から下」.新日本出版社,1993年,326-338頁.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