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议北朝佛教刻经的产生原因 被引量:1

Causes of the Appearance of Carved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佛教文化的传播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刻经就是其中一种非常典型、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传播形式,这种形式把佛教经典教义同中国的刻石文化结合在一起,加以中国书法的独特的审美效果,使得佛教刻经在中国书法史、中国佛教文化史上都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 段为民
出处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3-64,共2页 Northern Art: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马忠理.《邺都近邑北齐佛教刻经初探》,载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编.《北朝摩崖刻经研究》,齐鲁书社,1991年,第171页.
  • 2桐谷征一.《泰山,铁山刻经同出北周论》,载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编.《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 3《魏书·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年.
  • 4薄烈厅.河南博爱青天河北魏摩崖造像及刻经[J].中国书法,2010(8):142-143. 被引量:1
  • 5李裕群.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J].考古学报,1997(4):443-479. 被引量:37
  • 6马忠理,张沅,程跃峰,江汉卿.涉县中皇山北齐佛教摩崖刻经调查[J].文物,1995(5):66-76. 被引量:15
  • 7《周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05页.
  • 8《周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第83页.
  • 9《续高僧传》23《静蔼传》.
  • 10南响堂.《滏山石窟之碑》,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管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南响堂石窟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文物》1992年第5期.

二级参考文献10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