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荞的特征特性及有机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总结传统栽培苦荞技术的基础上,不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在云南昆明凉山地区探索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栽培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为推广有机苦荞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
李昌远
朱龙章
魏世杰
尹正红
徐锋
李毅成
机构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昆明市金源乡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45-46,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有机苦荞
生物多样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安虎,熊梅.
苦荞菜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2002(5):45-45.
被引量:7
2
林汝法,柴岩,廖琴.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刘树雄.
苦荞的营养保健作用栽培及前景展望[J]
.甘肃农业,2005(12):127-128.
被引量:9
4
任君,毛丽萍,卫天业,冯耐红.
苦荞的营养及食品开发[J]
.粮油食品科技,2001,9(6):37-38.
被引量:8
5
王丽红,韩玉芝,崔兴洪,沐顺友,邓芬.
高寒冷凉山区优质苦荞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9(5):32-34.
被引量:4
6
罗蓉.
甘洛县无公害优质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2012(3):119-119.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孙王平 李慧娟(译).荞麦中的蛋白质成分[J].食品科技,1998,(2):51-51.
2
一个待开发的营养食品源—苦荞[J].粮油食品科技,1985,(3).
3
苦荞食品功能性与新产品的开发[J].食品科技,1998,(2).
4
郭淑春,钱丽燕,张凤清,郭立泉.
荞麦、小米营养成分的开发和利用[J]
.粮油食品科技,1998,6(1):12-13.
被引量:34
5
肖诗明.
苦荞羹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9,20(2):40-42.
被引量:6
6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苦荞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3):129-129.
被引量:21
7
李丹,肖刚,丁霄霖.
苦荞黄酮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0,25(6):62-64.
被引量:52
8
赵佐成,周明德,王中仁,侯鑫.
中国苦荞麦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2,29(8):723-734.
被引量:38
9
胡继勇.
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2003(5):7-7.
被引量:2
10
陈学才,余世学.
优质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
.西昌农业科技,2003(1):12-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
1
徐恒戬,李翠香.
馉饳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种子,2011,30(5):21-23.
被引量:1
2
吴春莲,陈元涛,王晓兰,段黎昊,蔡林森.
苦荞芽苗喷雾干燥制备全营养粉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科技,2011,36(8):93-96.
被引量:3
3
毛春,陈庆富,程国尧,蔡飞,张荣华,金玲.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6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41-42.
被引量:2
4
丁孝义.
荞麦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9-9.
被引量:3
5
姜涛,孔令聪,王光宇,张耀兰.
安徽省苦荞麦种质资源引种观察及鉴定[J]
.农学学报,2013,3(7):8-10.
被引量:14
6
李云龙,陕方,胡俊君,李红梅,边俊生.
苦荞营养保健酒发酵基质的比较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13,21(4):92-94.
被引量:1
7
姜涛,孔令聪,王光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荞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6):114-117.
8
刘迎春,丁素荣,周学超,李峰,生国利,张洪涛.
2012年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3):78-79.
被引量:5
9
赵钢,邹亮,彭镰心.
不同肥料处理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13,29(6):100-102.
被引量:13
10
宋维际,耿昭全,刘元剑,王韵雪,杨健康.
昭苦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966-971.
同被引文献
17
1
牛波,冯美臣,杨武德.
不同肥料配比对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2):8-10.
被引量:21
2
毛春,程国尧,蔡飞,管仕英,马智黠,张荣华.
高海拔地区优质苦荞黔苦2号高产高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J]
.种子,2006,25(4):70-72.
被引量:3
3
荣廷昭 朱孝达 唐富玉.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3-242.
4
万丽英.
播种密度对高海拔地区苦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8,22(1):42-44.
被引量:18
5
梅艳,阮培均,王孝华,赵明勇.
黔苦2号苦荞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7949-7951.
被引量:7
6
王丽红,韩玉芝,崔兴洪.
高寒冷凉山区优质苦荞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9(8):30-32.
被引量:3
7
阮培均,梅艳,王孝华,杨远平,赵明勇,邵继庆.
喀斯特山区苦荞秋播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5-35.
被引量:2
8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苦荞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3):129-129.
被引量:21
9
毛春,程国尧,蔡飞,李阳胜.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种子,2011,30(11):108-110.
被引量:10
10
穆兰海,剡宽江,陈彩锦,常克勤,周皓蕾,杨彩铃.
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苦荞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3-6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朱体超,孙学映,陈光蓉,张莉.
苦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102-10104.
被引量:2
2
高正勇,张应祥.
马龙县旧县镇苦荞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62-62.
3
苏后汉,吴爱民,张锐敏.
九江苦荞在赣北植棉区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棉花科学,2017,39(6):44-4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高慧.
浅谈苦荞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J]
.广东蚕业,2021,55(8):73-74.
2
阿尔土则,阿海曲布,马车达.
苦荞高效优质栽培技术[J]
.西昌农业科技,2022(2):19-20.
被引量:1
1
贺春强,施凌云,张炜.
机插水稻有机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68-68.
被引量:1
2
刘海,黄文,陈超,杨银阁,曹海鑫,刘科研.
通化地区水稻有机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78-78.
3
杨小玲,崔少杰.
甜玉米地膜覆盖有机高效栽培技术[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4):62-64.
被引量:3
4
毛洪霞.
北疆春大豆有机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170-170.
被引量:2
5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王广东,朱勇良,张青,谢裕林.
优质食味水稻有机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8):29-30.
被引量:1
6
程同顺,赫永超.
设施农业要注重发挥综合效益--以天津市为例[J]
.理论与现代化,2016(3):22-25.
7
魏艳琴.
浅析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综合效益的促进作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3):70-71.
8
张志菊.
浅析宁蒗县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8):107-107.
9
卢剑,王龙,刘挺,孙曙光,王剑,吴俊龙,王鹏,朱宝,于建军.
凉山地区苗龄对烤烟化学及香气成分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6):142-144.
被引量:1
10
钟莉传,赖红飞,贾先礼,龙江明.
南宁市红薯有机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30-32.
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